第149章 戏台(第3页)

 陆离跟在后面,心里暗自嘀咕: 

 驱鬼这么麻烦的吗?还得查户口?知道它是什么鬼、怎么变的很重要?难道不是看着今天太阳不错,首接冲进去找到那鬼东西一掌捏死吗?还要问生辰八字? 

 他这种半路出家的“高人”,实在有点无法理解这种“专业流程”。 

 首到夕阳西下,三人才找了个僻静角落,各自啃了些带来的干粮。姜云泥像是完成作业的学生,开始向婆婆和陆离汇报整理后的信息: 

 “婆婆,陆道长,我问清楚了,这孙氏祠堂里供奉的是他们的先祖。 

 据说很多年前,他们这一支的先祖在外遭逢大难,险些丧命,是一位路过的戏班班主好心收留了他,不仅给他治伤,还让他跟着戏班躲过了仇家追杀。 

 后来先祖发达了,回乡建了祠堂,感念恩情,就立下组训,在祠堂里特意搭了这个戏台,说是要永远给那位戏班恩人留着,盼着他或有他的后人、传人有一天能来此唱上一台戏,孙氏子孙必当世代敬奉。 

 久而久之,这就成了祠堂的一部分了。” 

 陆离听得无语,所以,是救命恩人变成了索命鬼? 

 此时,太阳终于彻底沉入西山,天色迅速暗了下来。 

 祠堂方向的阴冷鬼气开始加剧弥漫,那咿咿呀呀,婉转凄迷的戏曲声也清晰了不少。 

 傩婆面色凝重起来,她对姜云泥道:“云泥,准备傩面,这次,你在主位,婆婆我在旁边看着。” 

 姜云泥深吸一口气,既紧张又有些兴奋。 

 她连忙从毛驴背上的行李中取出一些特定的法器、香烛和令旗,在祠堂门口一片空地上快速布置了一个简易的供台。 

 然后,她郑重地将腰间那三副面具依次取下,放在供台之上。 

 狰狞的白面、悲悯的金面、诡笑的黑面。 

 准备妥当,姜云泥站在供台前,定了定神,开始随着某种古老的韵律跳动起来。 

 她的傩舞与傩婆的风格截然不同。 

 傩婆的舞蹈充满了原始的力量和诡异的压迫感,而姜云泥的舞姿则更加轻盈灵动,甚至带着一种少女特有的柔美与活力,手上的风铃和脚上的铃铛随着舞动发出清脆的声响。 

 刺青亦是随着她的动作若隐若现,与那三副静静放置在供台上的面具隐隐呼应。 

 陆离撑着伞,站在不远处看着这舞姿翩跹。 

 舞蹈渐入高潮,姜云泥的气息开始与供台上的面具连接,她身上的“气”也开始随之流转、变化。 

 她伸出手,缓缓抓向供台上那副悲悯的金色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