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簸箕鬼(第3页)
“秀兰就是从那儿回来病的!”周正保急切地说,“咱们得去看看!”
老村长摇摇头:“冒冒失失去,不是送死吗?得想个万全之策。”
这时,赵老太的孙子小跑着过来:“周叔,村长爷爷,我奶奶想起来重要的事了!她说簸箕鬼怕铁器!特别是生铁!光绪年间就是用了生铁制的陷阱捉住过一个,只不过后来跑了!”
生铁?周正保灵光一闪,想起后山磨坊里那台废弃的老式铁磨盘!
事不宜迟,周正保组织了几个胆大的年轻人,带上所有能找到的铁器——锄头、镰刀、甚至锅铲,决定前往后山磨坊一探究竟。
磨坊坐落在一片竹林深处,己经多年无人踏足。破败的木屋歪斜着,仿佛随时都会倒塌。院中杂草丛生,那台巨大的铁磨盘半埋在土中,早己锈迹斑斑。
一进院子,众人就感到一股莫名的寒意。虽是夏日午后,这里却冷得像深秋。更奇怪的是,院子里寸草不生,只有灰白色的地皮,上面散落着些许熟悉的絮状物。
“看那里!”一个年轻人突然指着磨坊深处喊道。
顺着他指的方向,众人看到磨坊阴暗的角落里,堆着小山似的东西——全是这些日子村里失踪的庄稼!稻谷、麦子、玉米、花生...全都堆在一起,己经发霉变质。
而在那堆变质粮食的后面,隐约可见两个巨大的、簸箕状的影子贴在墙上!
“是它们!”不知谁喊了一声,众人顿时慌乱起来,手中的铁器叮当作响。
说来也怪,那些铁器碰撞发出的声音似乎让墙上的影子不安地蠕动起来。周正保见状,大胆地向前几步,用手中的镰刀敲击铁磨盘。
“铛……铛……铛……”清脆的金属撞击声在空寂的磨坊中回荡。
墙上的影子剧烈地抖动起来,仿佛十分痛苦。突然,它们倏地脱离墙面,贴地向外飞速移动!
“别让它们跑了!”周正保大喊。
村民们虽然害怕,但还是鼓起勇气,用手中的铁器组成一道屏障,不停地敲击制造噪音。两个簸箕状的邪物在铁器的包围中东突西撞,似乎极其畏惧金属的声音和触碰。
就在这混乱中,老村长带着更多村民赶到了,还推来了村里唯一的那辆锈迹斑斑的铁皮车。众人将那铁皮车推倒在磨坊门口,正好堵住了出口。
接下来的场面令人难以置信:两个簸箕状的邪物在铁器的围攻下越来越小,最后竟然缩小到普通簸箕大小,瘫在地上不动了,渐渐化为一摊灰白色的黏液,渗入土中不见了。
众人都惊呆了,半晌说不出话来。
最后还是老村长先开口:“快!把这些变质的粮食烧了!把磨坊也烧了!一点都不要留!”
村民们七手八脚地行动起来,点火烧掉了那堆发霉的庄稼和整个磨坊。冲天的火光中,似乎听到极其细微的嘶嘶声,像是有什么东西在痛苦地呻吟。
说来也怪,磨坊烧掉后,秀兰身上的灰白斑块渐渐消退,不出三日就能下床干活了。地里的庄稼也不再莫名失踪,簸箕鬼的压痕再也没出现过。
日子一天天过去,东山坳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梯田依旧层叠如绿浪,炊烟照样袅袅升起,村民们照常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只有后山那片被烧焦的废墟,提醒着人们这里曾经发生过的不寻常事件。
夏去秋来,地里的庄稼迎来了丰收。金黄的稻浪在风中起伏,村民们忙碌地收割着,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那些关于簸箕鬼的恐怖记忆,也随着丰收的喜悦渐渐淡去,成了老人吓唬小孩的睡前故事——虽然孩子们大多不信,只觉得是大人编来吓人的。
只有夜深人静时,偶尔会有村民从梦中惊醒,仿佛又听到了那细微的窸窣声,但仔细听去,却只有风吹过稻田的沙沙声,和远处传来的几声犬吠。
东山坳的夜晚,依旧宁静而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