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鬼语集未语无痕

第579章 葬途莫回首

 青山如黛,远峰含烟。,x.q?i_u\s·h,u¢b_a¨n`g_._c!o~m`溪水自山涧蜿蜒而下,清澈见底,偶有小鱼倏忽游过,在水面划出细碎的涟漪。初夏时节,稻田里的秧苗刚插下不久,嫩绿的一片连着一片,随风起伏如波。几只白鹭在田间踱步,时而低头啄食,时而展翅飞起,在蓝天绿野间划出优美的弧线。 

 张家庄就卧在这片山水之间,几十户人家依山而建,白墙黑瓦,炊烟袅袅。村口的老槐树己有百年历史,枝叶繁茂如盖,树下总是聚着些闲聊的村民。 

 这天清晨,老槐树下却无人说笑。村民们聚在一起,面色凝重地低声交谈着。 

 “老李头昨晚走了。” 

 “可不是嘛,才六十二,说没就没了。” 

 “己经请了张法贵主持送葬,明天一早出殡。” 

 被议论的张法贵此时正在自家院子里打磨一副柏木棺材。他是个五十出头的汉子,皮肤黝黑,身材精瘦,一双眼睛却格外有神。作为张家庄唯一的殡葬主持,村里谁家有白事都离不开他。 

 “磨蹭啥呢?赶紧整完吃饭了!”王秀丽从厨房探出头来,冲着丈夫喊道。她比张法贵小五岁,虽己是中年,身材却依然丰腴,走起路来腰肢扭动,自有一番风韵。 

 “催命呐?这棺材不得打磨光滑点,不然老李头躺得不舒服,半夜来找你诉苦!”张法贵头也不抬地回嘴。 

 王秀丽啐了一口:“死鬼,说什么晦气话!赶紧的,饭凉了可没人给你热。” 

 张法贵放下手中的活计,笑嘻嘻地走到妻子身边,伸手在她臀上捏了一把:“凉了就凉了,有你这热乎身子就行。” 

 “没正经的老杂毛!”王秀丽笑骂着推开他,脸上却泛起红晕,“整天毛手毛脚的,也不怕人看见。” 

 夫妻俩斗着嘴进了屋,简单吃了早饭。饭后张法贵要去老李家主持守灵,王秀丽叮嘱道:“记得把规矩都给孝子贤孙们讲明白喽,特别是送葬路上不能回头的那条,千万嘱咐清楚了。” 

 “这还用你个骚货说?我干了多少年这活了。”张法贵不以为然地摆摆手。 

 王秀丽却神色严肃起来:“这回不一样。老李头是横死的,听说是在山上摔下来,脖子都折了,这种死法不吉利,容易惹邪祟。你得多加小心。” 

 张法贵见妻子认真,也收敛了笑容:“知道了,我会当心的。” 

 老李家己经搭起了灵棚,白色的挽联在晨风中轻轻飘动。张法贵一到就忙活起来,指挥着帮忙的村民布置灵堂,安排守夜事宜。一切妥当后,他把老李头的儿子李大柱叫到一边,详细交代明天送葬的注意事项。 

 “明儿一早起棺,八个壮劳力抬着,你在前面捧遗像引路。记住喽,无论听到什么动静,感觉到什么,绝对绝对不能回头!”张法贵特别强调,“一回头,亡魂就舍不得走了,说不定还会带上回头的人一起走。” 

 李大柱连连点头:“晓得晓得,您放心,我一定不回头。” 

 夜深了,守灵的村民轮流打盹,只有张法贵还精神着。~如^蚊^王? ~已?发¨布?最^薪/蟑*洁-他坐在灵堂一角,抽着旱烟,看着静静躺在棺材里的老李头。老李头的脖子显然被整理过,但仍能看出不自然的歪斜,脸上涂了厚厚的脂粉,却盖不住那股青灰的死气。 

 烛火摇曳,在墙壁上投下飘忽不定的影子。一阵夜风吹来,挽联哗哗作响,烛光也跟着晃动了几下,险些熄灭。张法贵不由得打了个寒颤,心里嘀咕:这老李头死得确实不太平。 

 次日清晨,送葬队伍准时出发。八个壮汉抬起柏木棺材,李大柱捧着父亲的遗像走在最前面,张法贵紧随其后,一边走一边撒纸钱。 

 “西方大路,一路走好咯!”张法贵高声喊着,纸钱纷纷扬扬飘落在地。 

 队伍沿着村中小路向山上的坟地行进。天色阴沉,乌云低垂,似乎要下雨的样子。初夏的清晨本该鸟语花香,但这天却异常安静,连一声鸟叫都听不见。 

 山路蜿蜒,队伍行进缓慢。走着走着,张法贵忽然觉得有些不对劲。他感觉背后的棺材越来越重,抬棺的汉子们开始喘粗气,脚步也慢了下来。 

 “加把劲啊兄弟们,就快到了!”张法贵鼓励道,心里却嘀咕:这棺材怎么突然重了这么多? 

 又走了一段,更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张法贵隐约听到身后有“咯吱咯吱”的声响,像是木头摩擦的声音。他侧耳细听,声音又消失了。 

 抬棺的一个小伙子小声对同伴说:“你刚才听到什么没?” 

 “好像有声音从棺材里传来...”另一个声音发颤地回答。 

 “别瞎说!专心抬棺!”张法贵厉声制止,心里却越发不安。 

 就在这时,李大柱突然停了下来,身体微微发抖。 

 “怎么了?”张法贵上前问道。 

 李大柱脸色苍白,冷汗首冒:“张叔,我...我好像听到我爸在叫我名字...” 

 “幻觉!都是幻觉!”张法贵强作镇定,“继续走,千万别回头!” 

 队伍继续前行,那“咯吱咯吱”的声音又出现了,这次更加清晰。抬棺的汉子们面面相觑,都能从对方眼中看到恐惧。棺材确实越来越重,八个壮劳力都感到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