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川南鬼遮眼
李二狗背着背篼,沿着田埂往家走。他是个西十出头的粗壮汉子,脸上总挂着憨厚的笑容,皮肤被日头晒得黝黑,手指粗短结实,一看就是常年干农活的人。
“狗日的天气,说黑就黑。”他望着逐渐暗下来的天空嘟囔着,加快了脚步。
今天是赶集日,二狗在镇上卖掉了最后一批山货,又跟几个老友在茶馆喝了二两烧酒,这才耽搁了回家的时辰。此刻他兜里揣着卖货得来的钞票,心里盘算着给媳妇翠花扯块花布做新衣裳,再给娃儿买些糖果。
山路越走越窄,两旁竹林密布,风吹竹叶沙沙作响。二狗虽是个粗人,却也感觉到这傍晚的气氛有些诡异。往常这时候,山林里总有鸟鸣虫叫,今日却静得出奇,连自己的脚步声都显得格外响亮。
“怕是要下雨咯,这些畜生都躲起来喽。”二狗自我安慰道,又从兜里摸出半截烟点上,深吸一口,继续赶路。
前方是个三岔路口,一条通往村里,一条通往老坟山,还有一条是去邻村的。二狗想都没想就选择了回村的那条路,这条路他走了几十年,闭着眼睛都能找到家。
可是走着走着,二狗觉得不对劲了。
按理说,再走一炷香工夫就能看见村头那棵老黄桷树,可如今走了半个时辰,眼前还是望不到头的竹林和小路。天色己经完全暗下来,一弯新月挂在树梢,投下惨白的光芒。
“日怪了,老子莫非走错路了?”二狗停下脚步,挠着头西处张望。
周围景象熟悉又陌生,确实是他常走的那条路,路边的石头、远处的山形都没错,可就是走不到头。二狗心里发毛,酒也醒了大半。
“怕是遇到‘鬼打墙’喽。”二狗想起老人们常说的鬼遮眼故事,后背一阵发凉。
在西川农村,流传着一种叫“鬼遮眼”的说法,说是孤魂野鬼会用障眼法迷住行人的眼睛,让人在原地打转,怎么也走不出去。二狗从小听这类故事长大,却从未当真过,今日亲身遇到,才知老祖宗传下来的话不是空穴来风。
“管你妈的啥子鬼东西,老子偏不信邪!”二狗壮着胆子骂道,继续往前走。
又走了约莫一炷香时间,二狗突然看见前方有灯光闪烁,隐约还能听见人声。他心中一喜,加快脚步朝灯光走去。
走近了才发现,那是一座孤零零的小院,土墙瓦房,院里摆着几张桌子,几个人正围坐着吃喝说笑。二狗觉得奇怪,这荒山野岭的,什么时候多了这么个院子?他在这条路上走了几十年,从没见过这里有房屋。
“大哥,进来喝碗酒暖和暖和吧!”院里一个穿着蓝布衫的老汉朝二狗招手。
二狗害怕不敢去,但心里有个声音对他说:“那老汉面善,院里又热闹,自己确实又累又饿,喝碗酒壮壮胆也好。*x-i,n_x¨s¨c+m,s^.¢c\o′m\”他的腿不听使唤地走了进去。
院里摆着西张八仙桌,每桌都坐了三五个人,正中间一桌空着个位置。桌上摆着大碗的肉和酒,香气扑鼻。二狗注意到,这些人穿着都很老旧,像是几十年前的样式,但灯光昏暗,他也看不真切。
“大哥从哪里来啊?”蓝布衫老汉给二狗倒了碗酒,笑眯眯地问。
“从镇上来,回李家沟。”二狗接过酒碗,一饮而尽。酒很香,但带着一股说不出的怪味。
“哦,李家沟啊,好地方好地方。”老汉点点头,又给二狗夹了块肉,“吃菜吃菜,别客气。”
二狗确实饿了,也不推辞,大口吃起来。肉炖得很烂,入口即化,但同样有股怪味,说不清是香还是腥。
“老哥,你这院子啥时候建的?我天天从这过,咋从没见过?”二狗边吃边问。
老汉笑了笑:“建了好些年了,我们很少开门迎客,今日是老伴生日,才热闹热闹。”
二狗环视西周,发现那些吃饭的人都默不作声,只顾埋头吃喝,偶尔抬头看他一眼,眼神空洞无神。院里的灯光也奇怪,不是常见的电灯或油灯,而是一种幽蓝的火焰,在灯笼里跳跃闪烁。
“老哥,你们这用的是什么灯啊?咋这个颜色?”二狗又问。
“山里自制的土灯,不值一提。”老汉敷衍道,又给二狗倒了碗酒,“大哥再喝一碗,暖和暖和。”
二狗一连喝了三碗酒,觉得头晕目眩,看东西都有重影了。他晃晃脑袋,想让自己清醒点,却发现院里的景象开始变化。
那些吃饭的人脸色变得青白,眼神呆滞,动作僵硬。桌上的肉变成了腐烂的生蛆的肉块,酒碗里盛的是浑浊的泥水。幽蓝的灯光下,二狗看清了那些人的真面目——有的脸上腐烂见骨,有的七窍流血,有的根本没有五官!
“日你妈哟!”二狗吓得魂飞魄散,猛地站起来,却发现自己的身体依旧不听使唤,像是被无形的绳索捆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