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热心市民王爱民(第2页)

 王爱民做生意越来越感觉自己得心应手。

 他觉得自己仿佛天生就是这块材料。

 不过他也有一个原则。

 做生意最讲究的就是不熟不做。

 以前王爱民天天穿制服,但也很喜欢穿时髦的衣服。

 所以当初他除了倒腾电器就是倒腾服装。

 在这两种领域站住脚之后。

 王爱民又觉得自己也许应该在吃的方面多琢磨一些。¢1/3/x′i`a/o?s/h\u?o`..c?o!m*

 比如南方的粤菜。

 现在首都的饭馆全是卖烤鸭的。

 一点差异性都没有。

 我也没觉得,也许该从这方面动动脑筋。

 要么就不做,要做就得做行业标杆的。

 起码让人一提起首都吃饭的地方,就得有他王爱民这么1号。

 王爱民连名字都想好了,就叫爱民饭店。

 王爱民跟合作伙伴在商场里溜达了一圈,看到开业的当天,各项流程都进行的不错。

 说明这些天他们对商场员工的培训是起到效果的。

 刚来这边开店的时候,王爱民也曾想聘请本地人。

 但结果发现本地人根本不屑于给他这个小老板打工。

 所以他就从南方找了一些自己用熟了的员工。

 把对方带到这边来。

 当然粮票什么的的确是个问题。

 不过他们的服装商店挂在工商所的下面。

 所以可以想办法让工商所解决一部分粮票。

 这年头做生意都是这样。

 等到王爱民回到办公室。

 有人敲了敲门,然后送了一个箱子进来。

 “老板!这是你让准备的!”

 “每一样都挑了几件吗?”

 “都挑了!有男的也有女的!”

 “那行!给我放到车上!”

 王爱民有一辆小汽车波罗乃兹。

 这是他贷款买的。

 去年的时候,还在羊城?

 那时候他意外的发现,银行居然主动找他们这些小老板放贷款。

 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贷款指标完不成。

 当时王爱民就贷了一笔。

 本来他就想用这笔钱去买辆汽车的,但后来生意周转,这笔钱就压在了生意上。

 但之后上面又来了补充政策,严禁个人购买小轿车,大型设备机动船舶等生产工具。

 王爱民庆幸自己当时没有飘。

 不过从今年开始,政策又有些和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