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你爸妈真会教育孩子,品质好,觉悟高(第2页)

 “梨子,这可咋办?你姐写了篇文章,都上《京都晚报》。

 这会儿大院里的人都说李沫是思想进步的好青年,前途光明。

 那件事你想出办法了吗?真急死我了。”

 周浩真心为好朋友着急。

 苏梨一把拿过报纸,报纸的显眼位置上刊登了一篇文章《挥洒热血,奉献青春》。~看/书`屋?晓-税^王/ ·已~发?布_醉¢欣/璋`节`

 苏梨:苏卫新的动作挺快嘛,才过一天就写出来了。

 文章末尾儿果然加上那句:我是社会主义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如果祖国需要,我愿意奔赴祖国最边远、最艰苦的地方。

 苏梨:“啧,连这句都写上了,苏卫新这狗东西下手够快啊!”

 她合上报纸,眼神亮晶晶,心情前所未有的好。

 万事俱备,只欠她这股东风了。

 “梨子,你不会气傻了吧?我还是再去求求我爷爷,让他给你想想办法儿。”

 周浩一脸担心的看着她。

 这哥们儿不是气疯了吧,咋还笑的出来?

 原来可是李沫有一点儿好就暴起的主儿。

 “你还有其他事吗?驮我到街道知青安置办公室,请你看场戏。”

 这节骨眼儿还有心情看戏?但哥们儿有求,一定完成。

 于是苏梨坐着周浩牌儿自行车来到了知青办。

 知青办公室

 主任刘玉凤正坐在办公桌后愁眉不展。

 上面分到各省各地区的下乡名额,眼看截止到报名时间,报名人数还未完成。

 建国后,虽然农村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但和城里还是不能相比。

 谁家疼孩子的父母愿意把孩子送往农村?

 但政策规定,孩子多的家庭必须有孩子下乡。

 很多家长不得不托关系找人情,往条件好的地方安插。

 像g省、y省等边远地区报名的寥寥无几。

 刘主任愁啊,这要是完不成任务,怎么对上面交代?

 她主任的位置能不能坐的稳?

 心里正一团乱麻,抬头便看见一个长相俊美的小姑娘走了进来,后面跟着一个吊儿郎当的小伙子。

 “刘主任,您好。”小姑娘甜甜的笑容让刘玉凤的心情好了不少。

 “你是?”

 “我叫苏梨,我爸爸苏景和,军区大院儿的。我下乡,来办手续。”

 这几天哭哭啼啼的小姑娘见的太多了,猛然看到一个沉稳大气,一点也不娇气的丫头,刘玉凤心里特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