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全是不中用的摆设(第3页)

 穷!真他妈穷! 

 家里的劳力能吃上一个窝头,老人孩子大多能喝上碗粥就不错了。 

 像王寡妇家一下子能搬出一麻袋粮食的,只是特例。 

 看看面前一个个骨瘦如柴、头发干枯、衣服上一层补丁叠着一层补丁。 

 苏梨深深叹了口气。 

 妈和外公虽然日子过得苦,但有她的补贴,能三不五时的吃上一顿肉菜,还有她为他们准备的奶粉。 

 身体状况却比社员要好得多。 

 至少没有像眼前这些人一样骨瘦如柴。 

 “好,以后我们大家就组成一个蔬菜作业组。我会把我学到的知识都传授给大家。” 

 说完,她扫了一眼众人,“我看,就吴西峰做组长吧。” 

 吴西峰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头发,不好意思地答应了。 

 众人都笑了起来,心里却是踏踏实实地放心了。 

 没想到苏知青这么痛快地就答应教他们了。 

 要知道,村里许多老师傅仗着手里有门手艺,在队里总是牛气哄哄的。 

 外人想学?想也不要想,那是不可能的。 

 人家要传给子孙后代的。 

 吴家顺见苏梨答应地痛快,立即扬起一个大大的笑脸。 

 “那行,苏知青,我立马让人给你准备石灰、玉米芯、还有铁桶和大锅。” 

 他一边说,一边招呼着几个小伙子去搬东西。 

 苏梨也带着大家一起忙起来。 

 众人一边干活一边吐槽: 

 全队十一个知青,只有苏梨真正把“以知识支援农村建设”落到实处。 

 其他人,说好听是知青,说难听点,全是中看不中用的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