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重庆丰都鬼城(1)
传说这里是阴阳两界的界碑,活着的人踏进去,脚边就踩着黄泉路的边缘。因为传说里人死后第一站就是到丰都报到。在丰都景区里鬼门关、奈何桥、望乡台、十八层地狱,全都按《玉历宝钞》里的描述原样建在山坡上。
这个丰都鬼城现在可是是著名的旅游景点。如今除了自行前往的游客,三峡游轮无论豪华的还是普通的,都会在丰都码头停上个半天,让游客上岸体验“一日游冥府”。
白天看热闹的哼哈祠、天子殿、血河池、孟婆汤,扫码捐功德的电子功德箱等。
不过所有来体验鬼城的游客都是白天的一日游。为啥呢?你去跟本地人打听夜游鬼城攻略。本地人会翻你一个白眼:“夜游鬼城?你神经病嗦。莫拿阳寿开玩笑。”
一、鬼城的根
根据《丰都县志》里的记载,丰都这地方的“鬼气”是自打汉朝就有了,据说还是两个道士给带来的。
相传西汉有两个道士,一个叫王方平,一个叫阴长生。
他俩在平都山住了几十年。平都山就是如今玉皇殿后头那片竹林子里。
这俩人待这儿,是在修炼长生术,后来白日飞升上天做神仙去了。¢优-品_暁¢税/枉. -免^费¢悦?黩\
他们每天天不亮就往山顶爬,采晨露炼药。晚上在崖边打坐,调息吐纳。
据说他们修炼的地方,现在还能看到,是几块青石板拼成的台子,上面有烧火的痕迹。石头缝里还能看到暗红色的粉末,老辈人说是那些粉末就是他们炼丹剩下的药渣。
他俩这事儿传着传着就变了味。起初是村民觉得他们俩都是老神仙,逢年过节往山上送供品,求个平安。
不知哪年,有个大聪明就盯着“阴”“王”俩字琢磨。
“阴”不就是阴间?“王”不就是大王?俩字凑一块儿,那不就是“阴间的王”?
这个说法一出来,就飞快的被传开了。再有人上山,就不再来拜神仙,求平安了。大家都觉得那片竹林子里藏着的是管生死的阴间之王。
到了唐宋,丰都的传说一波又一波的,越积越厚。
先是道士们背着黄布包袱,在平都山半山腰盖了道观。他们说十殿阎罗就住在山里,还指着一块崖壁说那是“阎罗殿的照壁”,上头天然的纹路是判官手里的笔。每逢初一十五,观里都要敲响铜钟,钟声沉闷像从地底下钻出来的。村民们听见了,就赶紧往家跑,说这是“阎罗王要升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