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南京中山陵——无梁殿上的牌位(第2页)

 那天整理资料到傍晚,小吴发现自己的钢笔不见了。 

 那是爷爷传下来的旧钢笔,笔帽上刻着个“礼”字。她明明记得放在口袋里,转身就没了。 

 她在殿里找了两圈,最后在周明礼的牌位前看见了——笔横躺在供桌上,笔尖朝着牌位,像是被人特意放在那儿的。·微-趣/暁*说?网_ .首,发¢ 

 “谢谢啊。”小吴顺口说了一句,拿起钢笔时,感觉笔杆有点潮,像是刚有人握过。 

 陈师傅值夜班时,总在凌晨三点听见无梁殿有动静。 

 不是哭声,是笔尖划过纸的“沙沙”声,偶尔还夹杂着翻书页的响动。 

 2018年冬天的一个雪夜,他揣着暖水袋往殿里走,想看看是不是进了野猫。殿门没锁,虚掩着,门缝里透出点光——不是长明灯那种昏黄的光,是亮堂堂的,像白天的太阳。 

 他推开门,看见供桌前站着个穿长衫的年轻人,背对着他,手里拿着支毛笔在纸上写着什么。桌案上摆着盏油灯,灯芯“噼啪”地爆着火星,照亮了旁边堆着的书稿,封面上写着“国民革命史稿”。 

 “谁在这儿?”陈师傅咳嗽了一声。 

 年轻人没回头,手里的笔却停了。过了会儿,他慢慢转过身,陈师傅这才看清,他戴着副圆框眼镜,脸白得像宣纸,正是牌位上那个周明礼。 

 “快写完了。”年轻人笑了笑,声音轻得像雪花落地,“就差最后一章。” 

 陈师傅往后退了半步,撞在门框上。等他揉了揉眼睛再看,供桌前空荡荡的,只有那盏油灯还在燃着。 

 灯油烧得只剩个底,本来灯旁边放着的书稿变成了一堆灰烬,被穿堂风一吹,飘起来贴在周明礼的牌位上,给牌位蒙上一层薄雾。 

 第二天一早,陈师傅在供桌底下发现了半张烧剩的纸,上面的字迹清秀,写着“1927年,南京......”后面的字被火燎了,只剩几个残缺的笔画。 

 他想起档案室里那本没完成的《国民革命史稿》,编撰者正是周明礼,1927年在南京遇害,书稿从此下落不明。 

 小吴后来又丢过两次东西。一次是u盘,里面存着刚整理好的烈士资料,她明明记得放在口袋里,转身就没了。第二天一早去殿里,发现u盘插在周明礼牌位前的香炉腿上,里面多了三个新文件夹,名字都是她没见过的烈士姓名,连生卒年月、牺牲地点都写得清清楚楚。 

 另一次是块橡皮,她蹲在地上抄牌位信息时,随手放在脚边。等站起来时,橡皮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块水果糖,透明的糖纸,里面的糖是粉红色的,像颗小桃子。她剥开糖纸尝了尝,甜得发腻,突然想起资料里说,周明礼牺牲时才22岁,最喜欢吃城南的水果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