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辽宁赵家屯——老宅灵异传说(2)(第3页)
“太奶奶说,她总听见老宅里有动静,像你太爷爷在踱步,”姥姥往灶里添柴,“她怕外人惊扰了他,就总在老宅附近转悠,遇到迷路的就带出去。”
第二天雨停了,他们再去老宅,发现大门敞开着,西墙那个洞堵上了,红布整整齐齐地塞在里面,旁边放着块新的补丁,跟太奶奶布褂上的一样。
里屋的梳妆台底下,躺着把断弦的二胡,琴身上刻着个“赵”字,琴弦虽然断了,但琴身擦得锃亮。周磊突然想起,昨天老太太的拐杖头,形状跟这二胡的琴轴一模一样。
林薇翻出昨天拍的照片,放大后发现,西墙洞旁边的影子,轮廓跟太爷爷的照片重合,镜子里虽然没人,但镜面上有层淡淡的雾气,像有人呵了口气。
井边的青石盖上,不知啥时候多了束野花,紫的黄的,插在个破瓷碗里,碗底有个“赵”字。
离开赵家屯那天,王鹏的姥姥给了他们每人一个护身符,说是太奶奶亲手绣的,红布做的,上面绣着个“安”字。
“你太奶奶还会绣东西?”林薇摸着护身符,针脚很密。
“她以前总给学生绣书包,”姥姥笑着说,“说念书的孩子得平平安安。”
周磊后来在县志里找到份记载,1943年鬼子烧村后,有个穿蓝布褂的女人,每天都往老宅跑,说要等丈夫回来,给学生上课。
有人说她疯了,可她总说:“他没走,我听见他在西屋拉二胡呢。”
林薇把老宅的照片做成了相册,扉页上贴了张太爷爷和太奶奶的合影。
有天晚上她翻看相册,突然听见“滴答”声,像水滴在井里,还夹杂着断断续续的二胡声,拉的是《夜来香》,调子虽然跑了,却让人心里暖暖的。
张萌再也不敢看恐怖片了,但她说,赵家屯的经历不算恐怖,就像去串了个门,见了位慈祥的老太太。
王鹏说,从那以后,每次回老家,他都会去老宅看看,给太爷爷太奶奶扫扫院子,在井边放束野花。
有回他看见西墙的洞旁边,放着块水果糖,糖纸亮晶晶的,像颗小星星,他知道,那是太奶奶放的,太爷爷以前总爱给学生发糖吃。
现在,赵家屯的老宅还在,歪脖子树上的铁丝还缠着,只是没人再去动它。
村里的老人说,那是太奶奶怕太爷爷冷,给树系的围巾。要是起风的时候去,说不定能听见,西屋里有脚步声,有翻书声,还有跑调的二胡声,像有人在说:“别怕,我在这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