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甘肃敦煌阳关、鸣沙山——亡灵的战歌(1)

 甘肃敦煌往西的阳关遗址。′i·7^b-o_o^k/.*c.o\m′过去是重要的军事关卡,现在夯土城墙只剩半截,风刮过断壁残垣时呜呜地响。 

 当地人说,那不是风声,是唐代的女兵的哭声。 

 鸣沙山很长就在阳关南头,我们这说的鸣山沙可不是鸣沙山景区,而是靠近阳关这边的鸣山沙。黄沙堆成的山看着很高,可踩上却很松软一步一陷。 

 沙子是石英砂,太阳一照晃的眼疼。刮狂风的时候,整座山像是都在唱歌,不是温柔的歌,是金戈铁马声,哐当哐当,夹着呐喊和马嘶,听得人后颈发凉。 

 老牧民马占元说,他爷爷就见过那些唐朝女兵。 

 民国二十六年,爷爷赶骆驼往新疆走,夜里在鸣沙山脚下扎营。月光下,沙坡上站着一队人影,穿铁甲,举长矛,齐刷刷往西边走,脚踩在沙子上没声音,走到山脊线就不见了。 

 他爷爷第二天去看,沙地上只有一串浅浅的脚印,像女人小些的脚印,没等太阳升高就被风吹平了。 

 2015年秋,敦煌研究院的考古队进了鸣沙山。 

 领队的周队长刚从北大毕业,总说要用科学解释传说。 

 队员里有位本地姑娘阿依古丽,她出发前,奶奶塞给她一把晒干的艾蒿,说进了鸣沙山,别在月亮底下晾衣服,别捡沙子里的铁片子,那是女兵的盔甲碎片,是沾了血气的。¢幻·想\姬/ \已.发+布_罪?歆/璋.截¨ 

 周队长听了阿依古丽转述的她奶奶的嘱咐首笑。 

 考古队在北边扎营,一共三顶蓝帐篷从高处看就像掉在黄沙里的补丁。 

 头三天没什么发现,除了些碎陶片,就是滚来滚去的石头。 

 阿依古丽夜里总听见沙子里有窸窸窣窣的声音,像有人在扒沙子,扒到帐篷根就停了。 

 第西天下午,刮起沙尘暴。黄沙漫天,能见度不到五米。 

 队员们躲在帐篷里,听着外面的风声像有无数人在喊杀。 

 周队长的对讲机突然响了,刺啦刺啦的电流声里,夹着个女人的声音,尖细,像喊口号,又像在哭。 

 周队长按住对讲机喊话,没人应。那女人的声音一遍遍重复着什么,听不清,却让人心里发紧。 

 阿依古丽脸色发白,掏出艾蒿在帐篷门口点燃,烟气呛人,对讲机里的声音慢慢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