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甘肃敦煌阳关、鸣沙山——亡灵的战歌(2)(第2页)

 后来爷爷老了,吹不动唢呐,传给了马占元,嘱咐每年清明去鸣沙山吹吹,别让她们忘了回家的路。 

 马占元吹了一辈子唢呐,现在也吹不动了。 

 他把唢呐放在柜子上擦得锃亮,每年清明还是会去鸣沙山,坐在石棺材旁边晒太阳,听沙子里的声音。′微^趣,晓?税′ \已-发?布`蕞!欣-漳\結- 

 有人问他还能听见她们说话吗,他就笑,露出没牙的嘴,说听见了,她们说谢谢呢。 

 去年清明,敦煌文旅局的人来找他,说想在鸣沙山搞个古战场体验项目,让游客穿盔甲、骑马,再现樊梨花西征的场景。 

 马占元气愤的把他们轰了出去,说别糟践东西了,那是真死人的地方,能给人当戏台子? 

 那些人走时都还在嘟囔老顽固。马占元没理,对着鸣沙山方向又吹了段《折杨柳》。 

 虽然他老了没气了,但调子还是准的。风吹过,鸣沙山呜呜的响,像是很多人在跟着哼。 

 2023年春天,鸣沙山刮了场罕见的黑风暴。黄沙遮天蔽日,把阳关遗址埋了半截。有个放羊的老汉在沙坡下发现些奇怪的东西,是盔甲碎片,还有几枚开元通宝铜钱。 

 消息传出去,引来些探险的人。学历史的李娟专门研究唐代女兵,觉得那可能是樊梨花那支女兵营的遗物,就带着设备进了山。 

 她找马占元问规矩,老头抽着旱烟说,别捡铁片子,别在石棺材旁过夜,听见有人喊名字别回头。 

 李娟记下了,还买了把艾草揣在包里。她绕到鸣沙山西侧,那里人迹罕至,黑风暴后露出不少东西。 

 走了半天,李娟在一处沙坳里发现些骨头,是马的,旁边散落着铁箭头。她蹲下来拍照,这时候身后的沙子塌了,露出个洞口,黑黢黢的像口井。 

 李娟心里一动,难道是女兵营遗址?她打开头灯往洞里照,洞不深,能看见里面堆着些木箱。她犹豫了一下,爬了进去。洞里干燥,弥漫着土腥味和铁锈味。木箱都烂了,里面装着盔甲、长矛,还有几面铜镜,镜面上刻着缠枝莲纹,是唐代的样式。 

 她在一个木箱底发现块布,烂得不成样子,但上面的颜料还在,能看出是面旗帜,绣着个“樊”字。李娟激动地拿相机拍照,刚拍两张,头灯闪了一下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