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西藏——神秘的古格王朝(2)
老人们说,这王朝兴旺过三百年,城里有寺庙,有宫殿,有老百姓的房子,热闹得很。
当时喇嘛在经堂里念经的声音,能传到山脚下。国王坐在王宫里,就能看见几百里外的帐篷。可就在三百多年前的一天,说没就没了。
“古格王朝的消逝啊,不是打仗,不是天灾。”扎达县文物所的老张蹲在遗址门口抽烟,烟袋锅子在石头上磕了磕。
“头天晚上一切都还好好的,就是第二天一早,突然所有人都没了。锅里的青稞粥还温乎,纺车还缠着线,连喇嘛的经卷都摊在桌上,字都没干呢。”
更恐怖的是“红袍”的传说。说王朝没了以后。古格王朝灭亡的这几百年里,夜里总有穿红袍子的人影在遗址里走动。
红袍人影个子很高,走路没声音,手里拿着经幡,走几步就回头,脸永远是被沙粒磨过一样模糊。按现代的说法,就是他满脸跟自带马赛克打码。
在藏区有人说那是古格王朝里没走的喇嘛,在守着寺庙。也有人说,那是外来的人被怨气缠上了,死在了遗址,魂魄也出不去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有支考古队来这里考察,他们把帐篷扎在古格王朝遗址的经堂里。
经堂的壁画上,飞天还显现着盛唐的余韵,衣袂飘带却己被风沙啃出细痕。
古格王朝对应着中原王朝的时间,大约是从北宋时建立,经元、明两朝,在雪域西陲撑了七百多年。·兰_兰*闻′血¢ ,庚,新¨罪?全¨
最盛时十多万人围着土林筑城,经堂里的酥油灯能照亮半座山,如今只剩断墙在风里哼着残调。
这批考古队员们裹着军大衣整理文物,铜佛的绿锈里还能看出元代的铸法,经卷上的朱砂却是明初的颜色。
“当年这地方可比现在热闹,”老队长摩挲着一块刻着梵文的砖,“十多万人呢,光是工匠就占了三成,你看这壁画的金线,那可都是真金碾的。”
这里的夜特别的黑墨,晚上沙砾打在帐篷上的声音,就像有人在外面数着砖缝沙沙的,又听不清在讲些什么。
第二天一早,队员们就发现帐篷拉链还好好的挂着,帐篷布连个针眼大的破洞都没有。可帐篷里头的放大镜、绘图板、装着出土古物残件的木箱,全没了。
仔细一看,帐篷外的地上多出了串脚印。
半湿的沙土里,布鞋印子很浅,脚尖朝里,正对着经堂那面丈厚的土墙。就像是有个穿布鞋的人从墙里走出来,踮着脚穿过帐篷绕开睡熟的队员,把东西一件件搬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