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四川乐山黑竹沟——传说中的水鬼找替身
从成都出发,沿京昆高速转省道,再拐进蜿蜒的山路,得耗上一整天。车窗外的景色会逐渐变样:先是成片的茶园,接着是稀疏的竹林,最后只剩下密不透风的原始森林,树干上挂着垂到地面的苔藓,像老人的胡须。
这里被叫做“中国百慕大”。原因是失踪事件多。
近几十年,有记录的失踪者超过三十人。
1950年代,一支五人勘测队进山,最后只出来两人。
出来的人说,在雾里走了三天,总觉得身后有人跟着,回头又什么都没有。他们带的罗盘,指针一首乱转。
1990年代,有西个大学生来探险。他们进了黑竹沟之后就失联。
半个月后,搜救队发现了他们的帐篷。
帐篷是搭好的,锅里还有没吃完的米饭,温度像刚做好。人不见了,只在帐篷外发现一串脚印,往雾里走,走了几步就断了。
网上的传说更多。
有人说,在沟里见过发光的动物,像鹿,但没有脚,飘着走。
有人说,深夜在沟口,能听到唱歌声,歌词听不懂,像是彝语,又像是别的语言。
还有人说,沟底有个洞,洞里有水,水是红色的,能照出人的前世。
当地彝人从来不谈论这些。问起黑竹沟,他们会沉默,或者说“那里不好”。年纪大的人,会提到“石门关”和“迷魂凼”。
石门关是一道石缝,宽三米,高五米,深不见底。-0?0?小¢税?旺. ′埂·鑫¢罪/全?
迷魂凼是一片洼地,进去后,指南针会倒转,手机没信号,太阳的位置也会变。
这些事,早在清光绪年间,就有类似的记录。峨边厅的档案里,存着一份光绪二十六年的卷宗,记录了一桩失踪案。
那年,斯豁外面有个彝寨,叫沙马寨。寨子里有个叫沙马木洛的人,三十多岁,是个猎户。他熟悉斯豁的路,能在雾里走道。靠的是他父亲传的方法:带一只公鸡,公鸡不叫的地方,不能去。
光绪二十六年七月,那年大旱,寨子里的水快被喝完了。
沙马木洛决定进斯豁找水。他父亲生前说过,斯豁深处有个“神潭”,水是甜的,永远喝不完。但他也说,神潭旁边有“东西”,不能在那里过夜。
沙马木洛带了弓箭、砍刀、三天的干粮,还有一只公鸡。
他早上出发,走了西个时辰,到了石门关。石缝里飘着白色的浓雾。公鸡在笼子里叫了,声音响亮。他知道这表示,这里可以过。
进了石门关,路更难走了。两边的石头上,有很多刻痕,像字,又像画。沙马木洛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