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灵异地标真实地点灵异故事集草丛里的蚂蚱
第109章 河南郑州——紫荆山弯路(1)
1955年的郑州作为河南省省会,刚从开封接过行政中心担子的城市,正沿着京广铁路的脉络伸展。+j.i_n?w-a!n`c~h/i+j/i?.^c?o!m!而位于城中心的紫荆山,又恰巧是这脉络上重要的一环。
紫荆山的名字里虽然有个山字,其实并不是一座山,是片被夯土墙圈起来的洼地,因这里早年丛生的紫荆树而得名。
紫荆山这个洼地的中央有条绕着的"s"形弯路,一头连着老城区的德化街,一头通向新修的黄河水利委员会办公楼。
路两侧的夯土墙是民国那会修的,足有丈余高,现在墙皮己经裂得很厉害了,墙缝里塞满枯草根和碎砖,常年渗着湿漉漉的潮气。
即便是在三伏天,烈日能把郑州的柏油路都晒得冒油变软,可无论谁走进紫荆山的弯路也得打个寒颤。
人总能感到有冰冷的阴风从夯土墙的墙根处往外吹着,吹得人后颈发麻。
老郑州人都说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这墙"借了黄河的阴气"。
当年修墙时,夯土里头掺了太多黄河滩的淤泥。当年那些没被晒干的水汽,年深日久的,就成了这夯土墙里的阴风,总顺着墙根的裂缝往外钻。.我?的·书·城? ¨勉~肺-越?独,
在1938年抗日战争时期,黄河成了抵御日军西进的最后防线。蒋介石一声令下,郑州花园口黄河大堤被炸开,汹涌的黄河水夺路而出,形成了一片广袤无垠的黄泛区。
当时浑浊的浪涛裹着泥沙,一路肆虐。所到之处村镇被淹,农田被毁,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和数十万民众的死亡。
这场人为的决堤,虽在一定程度上迟滞了日军的进攻步伐,却给豫东、皖北、苏北等地带来了灭顶之灾。
洪水退去后,留下的是厚厚的淤泥,这些淤泥在风力和水流的作用下,逐渐堆积在了郑州的各个角落,其中就包括了紫荆山一带。
那时的紫荆山,相对于周边本就地势低洼,因为黄河淤泥的大量堆积,变得更加泥泞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