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开平邓边村——广东“第一鬼村”的老故事(4)(第2页)

 西、冥钞 

 等到九十年代末,邓边村的年轻人开始往外走,去广州、深圳打工,村里剩下的大多是老人和小孩。 

 白天还好,一到晚上,整个村子静得能听见自己的脚步声,只有村口的榕树还在晃,枝桠擦着墙,发出 “沙沙” 的动静。′衫?叶/屋. \更′辛!醉`筷/ 

 那时候开平市区的出租车刚多起来,有个姓刘的师傅,三十多岁,是个老司机,专跑夜班,什么偏僻的地方都敢去,就图个运费高。 

 那天是鬼节农历七月十五,刘师傅在市区的汽车站接了个活。乘客是个姑娘,穿着件蓝色的连衣裙,头发很长,垂到肩膀,手里抱着个黑色的匣子,匣子上缠着红绳。 

 “师傅,去邓边村。” 姑娘的声音很轻,像飘在空气里。 

 刘师傅愣了一下,邓边村他知道,偏得很,晚上连个路灯都没有,而且这天是鬼节,跑这种地方总觉得不踏实。可姑娘给的钱不少,递过来一张一百块的钞票,说不用找零,刘师傅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头。 

 车子开出市区,路面从柏油变成碎石,再变成泥路,车轮子碾过泥坑,“咯噔咯噔” 响,像压着了硬东西。姑娘坐在副驾驶座上,一首低着头,看着怀里的匣子,不说话,也不看窗外。 

 刘师傅觉得有点闷,想找个话茬,就问:“姑娘,你去邓边村干啥?那村里没几个人了。 

 姑娘没抬头,声音还是很轻:“回家。” 

 “回家?你是邓边村的人?” 刘师傅又问。 

 姑娘这次没说话,只是怀里的匣子动了一下,像是有什么东西在里面撞。刘师傅从后视镜里看了一眼,匣子是木头做的,上面的红绳缠得很紧,好像怕里面的东西跑出来。 

 车子快到邓边村口的时候,姑娘突然说:“师傅,停在榕树底下就行。” 

 刘师傅把车停下,榕树底下凉得渗人,风裹着树叶吹进来,带着股霉味儿。姑娘推开车门,抱着匣子下车,脚刚沾地,就往村里走,走得很快,头发在风里飘散着。 

 “姑娘,你的钱!” 刘师傅想起姑娘给的一百块还在仪表盘上,赶紧喊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