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山东济南双乳山—石碑古井与人的百年约定(3)(第2页)

 就这样守井屋的老人换了好几任,每任老人都会把道士的话传给下任。到了1908年,离道士说的“五十年之约”还差一年,村里的老人们就开始盼着,盼着那两个道士能回来。~1~8,5.t`x,t-.!c¢o¨m^可等到1910年,宣统二年,道士还是没来。 

 当时的村长是王老实的孙子,叫王庆山,他想起道士说的“别去山上取石”,又想起祖辈传下来的“北坡是禁地”,就琢磨着立块石碑,把规矩刻上去,让后辈们都记住。村里的村民都同意,凑了点钱,找了个石匠,在村西头的古道边立了块青石碑。 

 石碑上的字是王庆山请村里的私塾先生写的,全文是:“庄前旧有双乳山一座,虽非出名大山,庄中赖以平安。凡接脉之处与庄内有关,相传如有开动接脉之处,庄中即出不意之祸。是以屡次禁止多年,无人开动取石。大清宣统元年岁次己酉孟夏月吉旦立。”——后来有人说,碑上写的“宣统元年”,其实是笔误,因为挖井是1853年,五十年后是1903年,立碑是1910年,可能是私塾先生记错了年份,也可能是故意往前提了几年,想让规矩更“古早”些。 

 不管怎么说,这石碑和村前的老井一起,成了双乳村的“守护神”。村民们盖房子、垒院墙,宁愿多走几里路去别的山上拉石头,也不碰双乳山的一草一木。这规矩,一传就传到了今天。 

 石碑立了之后,村里太平了几十年,没人敢动山上的石头,也没人去北坡的禁地。首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里要修水库,需要大量的青石砌坝基。 

 当时的村支书是个年轻人,姓刘,刚从部队退伍回来,不信老规矩,说:“什么动山招祸?那都是封建迷信!咱们要搞建设,就得敢打破旧思想!” 

 村里的老人们都劝他,说:“刘书记,老辈的规矩不能破,那石碑和井都是有说法的。” 

 刘书记不听这些,他说:“石碑是宣统年的,都多少年了?现在是新社会,要相信科学!”他领着村里的壮劳力,拿着炸药、錾子,就往双乳山的南坡去了。南坡的石头虽然没北坡硬,但也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