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3章 妃英理给毛利六小时(第2页)
一般来说,如果疑犯直接杀了大津社长,那么疑犯不可能打开保险箱。
而如果疑犯打晕大津社长,然后把他绑起来,对他进行逼供。
然后等打开保险箱,再用烟灰缸杀了他。
这个过程虽然说的通,但遗体上必定会有绑的痕迹。
可大津社长的遗体上并没有绑过的痕迹,所以就是疑犯三连击,直接杀了大津社长。
只是大津社长死后,疑犯不可能打开保险箱。
于是这个事件的过程,就成了悖论。
不过,疑犯作为一个惯犯,仍然有几率可以自行打开保险箱。
所以,疑犯仍然有可能在杀死大津社长以后,继续犯案。
……
对此,管理员有口供,但仍然有问题。
管理员说,他从社长办公室的观察窗里,看到疑犯连续敲打大津社长,然后就慌慌张张的去拿钥匙开门,并报了警。
等回去开门的路上,就看到疑犯慌慌张张的跑掉了,他一路追下楼,追到外面,遇上巡警。
这里的问题在于,管理员当时出声了。
也就是说,疑犯知道管理员在外面,也知道管理员要报警。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疑犯怎么可能冷静的去打开保险箱?
而如果疑犯是在大津社长抵达之前,就打开了保险箱。
那么大津社长抵达时,疑犯是什么状态?
是正在装钱,还是已经装了钱,正要离开。
如果是正在装钱,为什么大津社长与疑犯扭打的时候,钱没有任何撒落。
这从大津社长的血,可以判断出,当时地面没有任何东西,所以血沫非常连贯。
如果已经装了钱,大津社长应该抢夺装钱的包裹,那么他的指甲缝里,多少应该有残留。
但大津社长的指甲缝里面,并没有类似包裹的碎屑。
无论嫌犯是哪种状态,还有一个疑点,就是大津社长为什么会亲自上去扭打。
按道理来说,会害怕小偷携带匕首之类的凶器,而不敢上前,只会在门外报警。
一般情况下,大津社长不可能直接生扑上去,与疑犯扭打,除非两人之前认识。
也就是说,大津社长认为,疑犯不可能杀他,这才会上去扭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