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有性格缺陷的崇祯皇帝!(第3页)

 五年平辽的策略,是崇祯皇帝亲自批准的。

 如果因为这件事指责袁崇焕,那不是打袁崇焕的脸,而是打崇祯皇帝自己的脸,而崇祯皇帝宁可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吞,也不愿承认自己头脑糊涂、用人不当、被花言巧语忽悠了。

 急躁、多疑、固执、还死要面子,不听人劝,更从来不肯认错……这就是崇祯皇帝—朱由检从娘胎里带出来的性格了!

 ……

 对于皇帝的执拗性格,王承恩自然是知道的,可身为忠心老奴,又不能坐视不理,只好苦苦思索着,如何才能在不伤面子的情况下,劝谏一下皇帝呢?

 治大国如烹小鲜,切不可操之过急,更不可用力过猛,否则必然坏事!

 办法尚未想出来,就见一名禀事太监撒腿如飞的进了乾清宫,来到皇帝面前,双膝下跪行礼,手中还托着一份奏折:“奴才鲁四,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那里来的奏折?”

 “回圣上的话,是周阁老派人递进来的,而且指明了要立刻呈给圣上龙目御览!”

 “哦,呈上来!”

 周阁老,既是现任的内阁首辅大臣—周延儒,也是崇祯登基三年多以来,更换的第八位内阁首辅大臣。

 内阁首辅大臣,乃是百官之首、国之柱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今却被频繁更换,如此可见,崇祯皇帝治国何等急躁,大明朝廷的统治又是何等不稳了。

 ……

 身为内阁首辅,向皇帝递奏折是正常事,可是深更半夜的,将奏折递到了皇帝的寝宫之中,那就不正常了,除非有大事发生。

 莫非女真大军兵临城下了?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立刻接过了奏折,一目十行的看了起来……片刻之后,脸上露出了喜色。

 的确兵临城下了,不过不是女真大军,而是从陕西来的勤王之师,共计七千余人,已经在德胜门外安营扎寨!

 勤王之师来了,自然是一件大好事了,可崇祯皇帝很是疑惑:自从女真大军绕路入关以来,自己多次下旨给北方各省的总督、巡抚,让他们立刻调集兵马,进京勤王护驾。

 旨意发出去一个月了,临近的山西、山东、河南几省的人马连个影子都没见到,距离最远的陕西省的人马反而到了,这怎么可能?

 而且山西、直隶两省的地方官员们,并未发来陕西兵马过境的消息,这支军队又是如何来到京城脚下的呢?

 难道说,来的根本不是什么勤王之师,而是女真人假扮的,试图混进京师,一举拿下大明君臣……想到这种可能,崇祯皇帝的冷汗都下来了,同时将奏折递给了王承恩。

 王承恩看过之后,立刻说道:“陛下莫慌,待老奴亲自前去查看一下,来的是不是真的勤王之师!”

 “好,大伴多加小心,查清楚之后,立刻回宫!”

 “老奴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