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探查天寿山皇陵!(第2页)

 万历帝—朱翊钧的定陵,前后历时六年,共计耗银八百万两,相当于当时国家两年的田赋收入。

 永乐帝—朱棣的长陵,更是整整修了十八年,总耗银在一千万两以上!

 崇祯帝—朱由检继位以来,因为天灾不断、施政不当,致使国家财政收入锐减,再加上辽东战事不断,军费开支浩大,国库空虚的十分厉害,根本拿不出银子修皇陵,只能无限期推迟了。

 ……

 不修皇陵的第二个原因,则是没有风水宝地!

 有人问了,天寿山不就是一块风水宝地吗,而且蕴藏龙脉,怎么能说没有呢?

 不错,天寿山的确是一块风水宝地,可是不要忘了,风水宝地不是无穷无尽的,龙脉之力亦有用尽之时。

 二百多年以来,天寿山内共计埋葬了十二位帝王,已经将风水宝穴全部占光了,龙脉之力亦已消耗殆尽,再想修建一座新皇陵,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而且有小道消息称,朝廷派了几位精通风水的官员,正在京畿一带寻找新的风水宝地,以便以后修建新皇陵之用,至于有没有找到,那就不得而知了。

 …………

 “你们分散开来,到各个皇陵中仔细查看,是否有被损坏之处,回来之后禀告予我!”

 “诺!”

 ……

 “启禀将军,长安平然无恙!”

 “启禀将军,泰陵平安无恙!”

 “昭陵平安无恙!”

 “庆陵平安无恙!”

 十二座皇陵太大了,秦锋时间有限,不可能亲自一一查看,于是将带来的亲兵们分成了十二队,分别前往各个皇陵中探查情况。

 探查的结果是,定陵、德陵的明楼被女真兵拆掉,当做干柴烧火用了,其余建筑无损,金顶地宫没有被挖掘的痕迹。

 其余十座皇陵,只是内部凌乱了一些,主体建筑全部完好无损!

 如此结果,不禁让人松了一口气!

 如果女真兵将十二座皇陵里的建筑物拆个稀巴烂,再将金顶地宫挖开,露出里面的棺椁,那事情可就大了。

 祖陵被毁,奇耻大辱!

 身为皇帝的,就得身穿丧服、光着双脚,到太庙中下跪请罪,还要下罪己诏,向祖宗和天下谢罪!

 君忧臣辱,君辱臣死!

 真要让皇帝下了罪己诏,下面的文武大臣们,得掉一大堆乌纱帽,再掉一大堆脑袋!

 万幸的是,那样的情况没有发生。

 或许是女真兵们占据天寿山的时间太短了,又或者是别的什么原因,十二座皇陵受到的损害极小,这下可以保住皇帝的脸面和一众大臣们的人头了。

 接下来,秦锋带领亲兵们回到大营中,亲笔写了一份承文,将天寿山大战和皇陵平安无恙的情况叙述了一遍,而后派人送往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