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孙承宗来了!(第2页)

 双方正在争论之际,一名亲兵跑了进来:“启禀诸位大人,天威军的秦将军来了。”

 “哦,人在那里,带了多少兵马,是不是奉了朝廷命令来弹压咱们的?”

 “就在大营门外,只带了十几名亲兵!”

 “只带了十几名亲兵,那就不是来弹压的,要不要放他进来?”

 ……

 “有请秦将军进营!”

 天威军和关宁军曾经携手合作,一起打赢了蓟州之战,算是同生共死的友军,因此将领们商议之后,决定请秦锋进营,并派了左营标统—吴三桂出门迎接。

 片刻之后,在吴三桂的引领下,脸色阴沉的秦锋来到了中军帐内。

 “诸位将军,外面乱兵闹事,为何不管一管?”

 “哼,朝廷迟迟不发赏赐、不发抚恤,弟兄们心中不满,这才闹了起来,我们又有什么办法?”

 “咱们都是带兵之人,就不用说空话了,有道是兵随将走、草随风动,若无诸位的暗中唆使,只怕乱不成这个样子吧?”

 ……

 秦锋何其精明,早就看出了关宁军哗变,是这帮子将领暗中挑唆造成的,其目的就是为了营救袁崇焕。

 营救袁崇焕,自己是全力支持着,而且已经在暗暗进行了。

 每次进宫面圣,和崇祯帝交谈之时,自己总会用比较委婉的方式,为袁崇焕说上几句好话,而在自己的好言劝说下,崇祯帝的火气已经消了不少,杀袁崇焕的心思也随之动摇了。

 自己本想趁热打铁,通过礼部尚书—温体仁,联系一些比较有威望的大臣,集体上书求求情。

 只要不杀袁崇焕,那怕是革职为民、赶回老家,或者判个徒刑、坐几年大牢都行啊,只要人不死,就有希望。

 没想到,关键时刻,这些关宁军闹事了,看似是为了救出袁崇焕,实则非但没有啥用,还帮了倒忙。

 要知道,自古以来,为君者,最忌讳士兵们只认将帅、不认君主了,历史上,不少将领就是因此丢掉的性命,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凉国公—蓝玉。

 洪武二十四年,四川发生叛乱,朱元璋命蓝玉出兵平叛,

 临行之时,为了单独面授机宜,便让蓝玉手下将校们退出去,那知连说数次,将校们无一人退出,而蓝玉只是挥了挥手,这些将校立刻走的干干净净。

 这件事情,大大的激怒了朱元璋,并生出了杀心。

 洪武二十六年,在一次朝会上,朱元璋以谋反之罪,命锦衣卫其蓝玉逮捕下狱,而后剥皮实草、抄家,灭三族!

 ……

 同样的,关宁军将士们为了救出袁崇焕,不惜发动哗变,向朝廷施压……这让本就心胸狭窄、生性多疑的崇祯帝怎么想,袁崇焕还能有活命呢?

 更郁闷的是,这些事情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因此秦锋压了压怒火,苦口婆心的劝说道:“诸位想要救袁督师出来,秦某深表赞同,不过兹事体大、不能硬来,还请诸位先将乱兵们控制下来,而后从长计议才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