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流寇的五重阵法!(第2页)

 不如这样,大营内的栏栅、望楼、帐篷全都不动,咱们只带着人马和辎重粮草,半夜时分悄悄撤离,再留下一支人马在大营内擂鼓吹号,迷惑城内的官军,使其不敢轻易出来,如此就万无一失了!”

 “好,就这么办!”

 高迎祥点头之后,立刻返回中军大帐,而后命人将一众首领、大小头目们召集过来,共同商议退兵之事!

 这一次,无人反对。

 至于向东南撤退,同样无人反对,因为没有别的路可走。

 要知道,关中平原周围都是山脉,进出通道只有几个要塞而已,其中北边的金锁关被天威军占领了,根本过不去。

 西边的大散关到是没有多少守军,可大散关西边的巩昌府、临洮府、岷州卫、洮州卫都是出了名的穷困之地,产粮少的可怜,流寇大军若是去了那边,非活活饿死不可!

 东边的潼关,到是一条离开关中的通道,可是潼关以西、西安以东的十几座城池,全被流寇大军反复劫掠过,变成了一片无人区。

 如果走这条路的话,就意味着沿途得不到任何补给,已经严重缺粮的流寇大军,不全部饿死,也得饿死一半!

 只有东南地区,尚未被劫掠过,可以得到粮食、人员的补充,是流寇大军唯一能选择的撤退道路了。

 于是乎,流寇首领们按照罗汝才建议的,白天按兵不动,一切如常,晚上才悄悄的集合人马,带着所剩不多的辎重粮草,离开了居住一月有余的大营,向东南方向撤离……

 并让李自成带领三千人马,留在大营里面,擂鼓、吹号、巡逻、做饭……做出一副大军正在修整,准备继续围攻西安城的假象。

 直到三天之后,大部队已经走远了,李自成这才带着三千人马,悄悄的离开了大营,前去追赶大部队……

 就这样,凭着金蝉脱壳之计,流寇大军安全撤离了,没有受到任何损失。

 而且在撤离的路上,流寇们疯狂劫掠周围的村庄镇店,一面补充急需的粮草,一面强行裹挟饥民,增强实力。

 ……

 话又说回来了,虽然从西安城下安全撤离了,可高迎祥、罗汝才等一众首领们丝毫不敢放松警惕,因为这些人知道,天威军肯定会来截杀的。

 果不其然,当大队人马撤退到蓝田县境内时,在前面探路的游骑兵们,发现了天威军的主力人马,截断了前面的道路,并扎下一座大营。

 没得说,事已至此,只有拼命了。

 安营,扎寨!

 一夜无话。

 第二天早晨,饱餐一顿之后,高迎祥、罗汝才带领着流寇大军倾巢而出,准备与天威军决一死战,并排列出了五重阵法。

 所谓五重阵法,就是将全部人马分成前后五重:

 第一重:是强行裹挟来的饥民中的老弱妇孺们,这些人的战斗力、武器装备都非常差,甚至连刀枪都没有,只能手持木棍作战。

 第二重:是饥民当中的青壮们,战斗力、武器装备都略微好一些,起码有破旧、残缺的刀枪可用。

 第三重:是真正的流寇,杀过人、见过血,武器装备比较好,甚至有全套的甲胄,且以步兵为主。

 第四重,同样是真正的流寇,且以骑兵为主,就是数量不太多,而且马匹质量比较差,大多是拉车、拉磨用的笨马,甚至有人骑着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