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加封武安伯!(第3页)

 “老奴遵旨!”

 王承恩答应一声,先将传国玉玺收好,而后取来一份早就拟好的圣旨,当着满朝皇亲国戚、文武百官们的面大声宣读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自古以来,国家于武臣之有劳绩者,必封爵以贵之,此报功劝能之圣典也。

 榆林镇副总兵官—秦锋,心怀仁义、忠君报国,征战沙场、屡立功勋,更奋不顾身、远涉青海,不避刀矢、取的玉玺,奉献于朕,立下不世之功勋!

 朕特封秦锋为武安伯、荣禄大夫,食禄一千石,此爵世袭罔替、与国同休,并赐金书铁券一枚,除谋反大逆,其余若犯死罪,皆可赦免一次,以酬尔勋,钦哉!”

 “臣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宣读完圣旨之后,从侧殿走过来三名执事太监,手中各有一个托盘,上面放的东西分别是:

 一套全新的伯爵服饰:帽子、长袍、腰带、靴子、腰牌全部齐全。

 一枚紫绶纯金大印,四寸见方,上面是蛇形印钮,下面刻有四个篆文:武安伯印!

 一块金书铁劵,瓦片形状、精铁铸造,正面刻有几百个文字,叙述了秦锋立下的功绩,以及获封免死一次的特权封赏!

 看到托盘中的三样东西,在场的文武百官们十之八九都嫉妒的眼睛发红!

 没办法,不是文武百官们的嫉妒心强,而是这三件东西太诱人了。

 有了伯爵的爵位,不仅自己一辈子荣华富贵,子子孙孙都能享受荣华富贵,这已经不是铁饭碗了,而是妥妥的金饭碗啊!

 金书铁券就更有用了,那其实就是一块免死金牌,可以在关键时刻救自己一命。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明英宗时期的右都督—李文,因为在夺门之变中有功,被赏赐了一块金书铁券。

 后来与蒙古人的战争中,李文吃了败仗、折损了大量兵马,经过三司会审,判了一个斩首之刑,幸好李文有一块金书铁券,这才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现在秦锋有了金书铁券,就等于多了一条命,文武百官们自然嫉妒了。

 不过文武百官们最嫉妒的是秦锋的年龄,今年才二十三岁,正是精力充沛、建功立业的大好年纪。

 而以秦锋的才干,以后肯定会再立大功的,那个时候,伯爵会不会变成侯爵,侯爵会不会变成公爵?

 很有可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