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下,让朕来油爆香菇

922:元凰五年(下2)【求月票】(第2页)




    沈棠能做的就是抓紧各个细节。



    盯着它们落到实处。



    例如官吏的任用限制。



    其一,回避亲属。



    例如双方不能是同一机构的上下统属关系,两方职务也不能有联系。典型例子就是有亲戚来考试,负责考试环节的人若与考生有关系得回避。隐瞒不报不回避是重罪。



    至于父子/女同朝什么的,沈棠允许。



    谁当官不是为了家人和前途?



    回避是为了政治更清明而不是变浑浊。



    若是因为朝中有一个人当着官,便绝了其他族人亲戚上进的门路,这就是结仇。



    不仅当官的族人会被咒骂憎恶,连沈棠这个国主都会被他们掀翻。例如甲乙两个家族有仇,甲家族有个子嗣有才华,乙家族为了断绝甲家族后路,收买甲家族纨绔,给谋小官,让人占着茅坑不拉屎,彻底杜绝甲家族入朝的希望。这合理吗?一点不合理。



    再者说,沈棠帐下也有不少亲戚组合。



    例如赵奉父女、云策师兄弟、褚曜师徒、荀贞父子……总不能将他们都拆了吧?



    如今世家变得乖顺,有一部分原因是他们将希望寄托下一代。扼杀人家的希望,不怪人家跟你拼命!沈棠对此自然要慎重。



    除了回避亲属还要回避籍贯。



    官吏不能在祖籍所在的州郡县任职;任期满之前,若非贬职等因素,不得更换任职地点;直系亲属犯罪,不允许考功……



    沈棠看了一眼顾池,福至心灵:“你一来,我又突然想起来一条——御史台监察御史要避开祖籍或者曾经的任职地点……”



    顾池在沈棠允许下捡起摊开的书简。



    粗略看了一遍,发现并无出身的限制。



    他问:“不用限制户籍?”



    假如本身出身商贾,一朝有了官身,财权勾结,后患无穷。要知道明面上,官吏及其直系亲属都不能从事行业活动,哪怕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上位者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明面上人家还是守着规矩的。



    商贾入仕的话……



    这怎么算?



    沈棠摇了摇头:“思来想去还是不限制了,商贾出身也能入仕,只是入仕之后要遵守官吏限制,停止经营。不管是转让还是停止经营,而且——这种情况限制会大点。”



    她的眼底闪过一丝狡黠。



    顾池问:“怎么个大?”



    沈棠笑道:“商贾入仕,禁止经商的就不是直系三代而是三族……你看如何?”



    顾池将这番话细细琢磨了一遍。



    忍不住道:“好一个阳谋。”



    这一招,确实不限制商贾入仕,还能顺势借用这个政策提高商税——毕竟跟历朝历代禁止商贾做官相比,自家主公此举称得上宽容大度。提高商税,有什么不能接受?



    跟出身地位比起来,钱算什么?



    但,仔细琢磨便会发现里面有个大坑,三族禁止经商,这得牵连多少个家庭?



    由此将矛盾转化为三族内部的矛盾。



    此举也能让入仕的商贾跟家族切断联系,激发矛盾,减少日后官商勾结的可能。



    沈棠摇了摇头:“其实也不算完美。”



    还是那一句话——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哪个官吏能靠着俸禄养活一大家子和一群奴仆啊?要么贪污受贿,要么借用官场人脉或者职位之便,让府上家生子去经商谋利,完美地绕过官吏禁止经商的制度。



    这种情况,严格说来还真没办法。



    沈棠揉了揉额头,暂时不想这些事儿。



    从今天开始,连着好长时间都要开会,完善各方面的制度,有些可以拿来照搬,有些还需要在基础上修改,光是想想她都觉得头疼。于是,又狠狠干了一杯果茶渴水。



    官制采用三省六部。



    兵制也需要跟上。



    沈棠正出神想着各方面细节,便听顾池问自己:“主公打算如何安置工部?从今日众人心声来看,他们都倾向于……”



    她道:“以为我会给世家留着?”



    顾池点点头:“嗯。”



    沈棠猫着腰身,在乱糟糟的书简堆里面翻了翻,从角落抽出一卷极厚的书简,打开看了两眼。顾池对这卷很眼熟,上面写着各个世家的关系,谁家跟谁家关系亲近,谁家跟谁家有宿仇。沈棠闲聊道:“其实他们想的也没错,扇了人家这么多巴掌,又是打又是杀的,也该给两颗甜枣。不过工部尚书地位特殊,也不是轻易就能许出去的……”



    她在上面指了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