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下,让朕来油爆香菇

1087:文武颠倒(十六)【求月票】




                曲谱?



    这个回答超出了宁燕的预期。



    她猜想的回答五花八门,里边儿就没一个与曲谱有关。再者,眼下战事吃紧,主上也不是喜欢乐理之人,怎么突然去弄什么曲谱了?宁燕不解道:“主上要曲谱作甚?”



    沈棠回答非常痛快:“吹奏啊。”



    宁燕险些呆滞:“现在?”



    沈棠反问:“不然呢?”



    宁燕:“……”



    以大众惯有的认知,宁燕第一反应无法将乐理跟战争捆绑一块儿,这俩属于八竿子打不着啊。真要附会穿凿、生拉硬扯点儿联系,也就战鼓、铜锣等物件能串联二者了。



    仔细想想,倒是有听说褚曜曾研究音攻。



    沈棠道:“有些人就喜欢断章取义,拿着言灵残章中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做文章,以此认定文武之外皆为方技。结果呢?文武之外,还有医墨,各有各的言灵,相继绽放光彩。既然如此,为何就不能有乐师?乐声,说不定也是个大杀招。”



    正常情况下,声音确实是战时传递速度最快、效率最高的法子,例如鼓声不仅能振奋三军军心,还能根据不同的节奏鼓点命令大军进攻、撤退,将作战节奏把握在手中。



    褚曜早年有些奇思妙想,认为“乐声”不该仅限于此,或许能达到其他文心言灵一样的增幅效果,只是收效甚微,始终停留在理论层次。不过他也循着这条思路开辟了其他赛道,不打仗则已,一打仗就一定要下场冲锋。



    用魏寿的话吐槽,假如杀上头的武将是条不栓绳的疯狗,褚无晦就是最斯文、最儒雅还会自己咬着拴狗绳的疯狗,只看表面根本瞧不出他是人是狗,是正常还是在发疯。



    表面看着冷静沉稳,内在早就杀红眼。



    沈棠认可褚曜的思路。



    百家圣殿,定有一座为乐师而立!



    宁燕几乎要被沈棠说服了。



    但——



    她不曾听说主上还擅长乐理啊。



    出于慎重问了句:“主上有几分把握?”



    沈棠握着从顾池那边顺来的短笛,理直气壮道:“没把握,不过以前成功过的。”



    她这话可没有撒谎。



    只是成功的人不是她而是恶念。



    这事儿还能追溯到多年以前的永固关决战,沈棠率领精锐去十乌后方捣乱,十乌主力进攻永固关失利。永固关守住了,沈棠也平安凯旋。那一战的庆功宴,沈棠半推半就收下了荀贞这个吞金兽,大喜大悲之下喝了不少酒,恶念就跑出来了,跑去祭奠宴安。



    这些细节都是顾池事后跟他说的。



    顾池还跟她说,恶念吹奏的那首“渡魂”相当不错。就在沈棠暗暗窃喜“自己”不仅能文能武还能书善画的时候,顾池又给她泼了盆冷水:【她只会一首‘渡魂’哦。】



    沈棠自然不信顾池的话。



    怎么可能有人乐理极佳却只会一首的?



    顾池道:【她亲口承认的,原话就是‘我只会这一首’、‘无他,熟能生巧’。】



    乐理再差的人,翻来覆去只练习一首曲子的话,只要肯花时间精力也能吹得不错。



    沈棠:【……】



    她事后不信邪偷偷练习。



    唉,私下吹奏效果就不用说了,沈棠期待中的游鱼出听没有等来,倒是等来了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这辈子头一次知道后面两个成语能这么写实!沈棠气得将笛子掰了。



    如今为何又硬着头皮捡回来呢?



    自然是因为一句无心之言。



    共叔武能用武者之意召唤英灵为己所用,原理跟魏城的算盘差不多,沈棠便期待能从共叔武这边获得破敌之策。共叔武的回答中规中矩,跟沈棠预想中差不多,倒是即墨秋提供了另一条思路——若能安抚、超度这些灵魂,消除他们的执念,也能达到效果。



    真正的从根源解决问题。



    沈棠求教他:【大祭司有妙策?】



    即墨秋:【解决之策就在殿下手中。】



    沈棠指了指自己:【我?】



    即墨秋点头:【您知道的。】



    更多的内容却无法透露,因为这已经是他知晓的全部。沈棠困惑挠挠头,不断回想自身技能,实在没头绪还找善念一起群策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