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章 不问苍生问苍穹(第2页)

“不管谁干,至少大佛塌了,此行不算愧对炎公。”

杜书清寂静了下,木讷无声的转头,凝望前方那个儒衫青年的修长背影。

老乐师干脆坐在了地上,丝毫不嫌弃脏兮兮的泥土,在膝盖上摆好了一弦琴。

他脸色恬淡,伸手摸了摸独属于南国的湿漉肥沃的类红壤。

老人轻轻点头,像是在说……也算是一种魂归故里吧。

老杨头也席地而坐,先是脱下穿了大半辈子的侩子手蓝袍,从怀中取出一本薄薄的儒经小册子,手指沾沾口水,捻开书页,趁着黑云未完全遮天前的最后些许天光,津津有味阅读起来。

他很喜欢洛阳那位夫子某封回信上的一句话:

朝闻道,夕死可矣。

老来读书,也不迟,死前三刻,更不迟。

场上另一位老人,吴道子,只剩下一半纸片身体,看不清具体脸色。

眯眯眼老人默默转头,似是看向徒儿元怀民。

元怀民正和燕六郎、方家姐妹等人站在高台附近。

小透明般旁观许久,他们就算再蠢,也弄明白了当下局势。

除了依旧固执坚信明府、站在原地抱刀昂首的蓝衣捕头外,方胜男神色有些慌乱,方举袖低头,眼神怅然了会儿,忽然转身,将妹妹一把抱进怀中,方胜男愣了一下,随后,也紧抱姐姐,趴在她肩头,带着点哭腔说:

“阿姐,阿母那句话又说对了。”

鼻子酸楚的方举袖努力平缓下语气,困惑问:“什、什么话?”

“她小时候说的,说不听话往外跑的孩童会被雷劈,姐,娘怎么总说对?”

方举袖:……

燕六郎:……

元怀民不知何时,已经离开他们,掀开长袍衣摆,快步走上了高台。

从不准点,也不着调的他,来到了浑身颤栗的易千秋身边,与她并肩。

这次不再迟到。

元怀民转头,认真瞧了瞧秋娘,伸出手把她手中攥的沉重刀兵摘下,丢到一旁。

他有些幼稚的撞了撞易千秋的高大肩膀。易千秋人高马大的,像五大三粗的汉子体型,元怀民反而瘦瘦高高,二人站一起,反倒是元怀民像个活泼“小媳妇”。

易千秋突然开口:“你不恨我那些私自安排了?”

元怀民想了想,有点羞涩的说:“不快乐,但…蛮幸福。”

易千秋呆住。

高台上站立许久的容真,突然高喊:“你回来,不准去。”

众人循声看去,看见紫衣宫装少女说完后,两手提起裙摆,飞奔下台,跑向欧阳良翰。

她青丝披肩,来到他身边。

二人身高差很大,小娘娇小玲珑,郎君修长挺拔。

但落在全场众人眼中,一个似皓月入怀,一个如茂林修竹,皆是人间好风景。

大周真仙郡主卫容,仰着脸蛋,递出一根在浔阳烂大街的翡翠鸳鸯簪子:

“欧阳良翰,你、你帮我挽下发吧,就用这根簪子,我也帮你正衣冠,好……”

停顿了下,最后三个字,她极尽了温柔:

“好不好。”

欧阳戎把酒葫芦挂回腰间,眸子恢复平静,偏过头,看了看往日一向不苟言笑、注重仪容显得冷冰冰的女史大人。

又看了看她递出的小手中,视若珍宝般紧攥着的簪子。

他抿了下嘴。

容真这一次没有躲闪任何的目光,迎着他的眸光,无视周围人眼神,齿如含贝,巧笑倩兮:

“阿娘爱念,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她常常怀念说,我阿父是一位真君子,不善言词,踏实拙朴,贬谪三千里也不放手我们母女,和龙城一样,也是一个偏远小县,病死任上,阿娘说是她连累了阿父,所以阿娘到死都不回洛阳,把我交给洛阳宫人前,她撑着病躯,最后一次为我及笄修面,对着铜镜贴花黄时,在我耳边悄声说,修仪容,见良人……我走后三日,她也修仪容,见良人去了。”

欧阳戎安静了下,手掌接过鸳鸯翡翠簪子,看了看不畏生死也不要遗憾的容真。

没有说话,但是容真知道他意思。

容真微歪下头,食指点了下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