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大佛与天枢(第2页)

  祭祀某位投水而死的古之圣贤,保佑浔阳江上的舟船,风调雨顺。

  此乃大周朝廷官方承认的正祀,倒不算邪门淫祀。

  甚至还需要地方刺史与长史,亲自带头主持。

  这叫顺应地方,贴近百姓。

  诸如此类,事务繁多。

  就在江州官府内不少前来报道的官吏们,还沉浸在节假日的慵懒惯性中、颇难自拔之时,

  欧阳戎已经理好思绪,活力满满的投身于本州公务之中。

  上午,整理好江州官学释奠、浔阳渡祭祀的流程方案后,

  欧阳戎中午在正堂,吃了随从带来的午膳,趴伏工位,午休片刻。

  突然被正堂外一连串的脚步声吵醒。

  “明府,大慧高僧的船到浔阳渡了。”

  欧阳戎蓦醒,盘腿而坐的膝盖“咯噔”一声,碰响了作案。

  他有点懵愣:“大慧高僧是谁,何方神圣?”

  带头进来传信的燕六郎挠挠头:

  “哦,忘了,是船上旗号这么写的,应该是善导大师。

  “听说是善导大师广传莲宗佛法,在洛京士民间享誉盛名,离京之前,陛下特别赐号‘大慧’,封护国高僧。”

  燕六郎身边,有一个精通释宗的中年人忍不住插话:

  “这护国高僧的封号,在天下佛宗内,都不过一手之数啊,真乃高人也。”

  一众官吏眼神肃穆崇敬。

  “大慧?”

  欧阳戎眼角忍不住抽搐了下。

  好家伙,这善导大师出一趟远门回来,不仅派头变了,名号都镀金了,他快不认识了都。

  难不成自己与善导大师之间,也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欧阳戎暗暗心道。

  “还等什么,走吧,去浔阳渡迎接善导……不对,大慧高僧。”

  某江州长史颔首,平静起身。

  廊上官吏中,有小吏问:

  “长史大人,船上好像还有礼部的官员随行,都是神都来的贵人,咱们不通知下刺史大人?”

  欧阳戎揉着睡麻的泛红右脸庞,泰然经过燕六郎等官吏身边,朝外面走去。

  众人听见这位弱冠长史的修长背影轻飘飘丢下一句话:

  “王大人肯定早去了,这种事从不缺席,还用得着咱们通知?”

  他撇了下嘴:“需要咱们去通知的,他都不会去,他会去的,都不需要咱们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