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一、北魏元氏(第2页)

  欧阳戎面色有点难为情:“怎能让伯父和大郎下场……”

  离闲摆摆手:

  “这些戍卒们本就是被逼哗变,大多无辜的,回家见妻儿老小有什么错?他们也是浔阳儿郎,本王封地在此,这算是应该做的。

  “当然,本王也有结交那位秦将军的私心。”

  欧阳戎摇头:

  “君子论迹不论心,若是秦将军与折冲府第三团将士们知道王爷的惦记关怀,必然感动。”

  离闲苦笑:“只是不知道,本王与大郎出城迎接能不能震住王冷然,另外贸然出城,也不知道是否妥当。”

  谢令姜沉吟:“伯父不便擅自出城,还是找个由头,比如去双峰尖实地考察造像事宜,顺路迎接北归戍卒。”

  离闲点点头:“有道理,这就说得通了,名正言顺。”

  不等欧阳戎表态,谢令姜、离闲、离大郎还有韦眉等人便凑在一起,三下五除二的商量完了大致方案。

  欧阳戎见状,有些哭笑不得。

  “你们就商量完了,不问问我?”有点没好气。

  谢令姜小手一挥:

  “这叫群策群力,同心同德,共度时坚,大师兄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要讲,驳回反对。”

  “……”欧阳戎。

  众人欢笑。

  欧阳戎转头,挠了挠鼻尖。

  话虽如此,不过商量完后的谢令姜、离闲、离大郎等人依旧目光看过来,期待他的表态。

  “也行,王府可以插足下此事。”

  欧阳戎沉思了会儿,面色有点无奈的点头:

  “不过得精修一下。擅自出城依旧是大忌,观摩造像的由头也不保稳。

  “这样吧。

  “到时候伯父上旨一封,我也以江州大堂的名义,联名上奏,一起禀告陛下,就说建造大佛缺少些专业人手,建议招揽这三百名北归戍卒,一起协助造像,

  “同时,也算是他们擅自北归的小惩。

  “毕竟完全赦免,一点也不罚,这第三团的北归将士们估计心里不安,也挺打鼓。容易造成对官府的猜忌,徒增意外风险。”

  欧阳戎微微叹息:

  “这也是我觉得的,此次赦免并招归哗变戍卒诸多环节中,最危险的一环,保不准就酿成不可挽回的大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