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六、晚宴线索(第3页)

  是洪州都督朱凌虚。

  此人也算是被逼无奈、走投无路的投降典范,甚至算是第一人,

  是桂州、洪州之乱中,第一个投降的大周地方高级官员。

  按道理,嘴中高喊忠孝礼义,痛斥李正炎、蔡勤,拒不合作,才是聪明人的选择。

  可事实是,朱凌虚不仅降了,还反过头来,接受了李正炎、蔡勤的招纳,

  当下甚至帮忙管束洪州折冲府士兵,领着李正炎匡复府赋予的职务,一起跟着蔡勤军,攻打江州。

  倒戈的很是彻底,投名状都整上了。

  这是欧阳戎万万没有想到的,也是眼下江州情形危机的原因……出了个带路党。

  大伙只是战术投降,而你个浓眉大眼的朱凌虚,竟然真当反贼了。

  这不是一个最佳选择。

  欧阳戎心中疑惑,作为洪州大都督,大周地方高级官员,不说是人精,但智商不至于想不明白其中利害。

  难不成是有个中隐情,或者说,是早有反心?得到了某些许诺?

  欧阳戎忽然想起这位朱大都督的长子,朱玉衡。

  当初在浔阳城时,就和越子昂、王俊之等人混在一起。

  莫不是有过牵线搭桥,早早被李正、魏少奇、还有滕王离娄说服了?

  欧阳戎摇了摇头。

  这位洪州都督的事迹,欧阳戎只听说过“贪财好色”、“擅长兵略”这两道标签。

  这种从底层爬上来的角色,应该最会把握风向才对……

  可能是嫌洪州都督官职小了,想跟着李正炎搏一把富贵吧。

  只能说,尊重他人命运。

  不管如何,

  内战的本质,还有朝廷大军暂未集结完毕的窗口期,导致西南方向的州县降者如云,天下豪杰志士中,观望者众多。

  也使得桂州李正炎的匡复军,洪州的蔡勤、朱凌虚军,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

  并且,吞并投降州县后,纸面实力迅速扩张乃至膨胀起来,

  一时间,匡复军声势浩大。

  甚至朝廷任命浔阳王离闲为江南道安抚大使辅助平叛,后者也安然接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