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影:命令与征服拉丁海十三郎

第1132章 ,幡然醒悟(第2页)

 

事情的真相就是如此。

 

是他没经验。

 

还以为她们真的没退路了。

 

没想到,即使是到了此时此刻,她们还有所保留。

 

“这是国战。”齐九鼎缓缓说道。

 

“什么意思?”张庸不懂。

 

“国战。个人能发挥的余地不多。”

 

“那……”

 

“奇兵的确能够制胜。但是无法长久。”

 

“愿闻其详。”

 

“我们和日本人的战斗,将旷日持久。侵略和反侵略,是长久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分出高下。日寇拥有比我们更先进的生产力,能够源源不断的制造武器装备。他们的军队也是训练有素的。在同等数量的情况下,我们并不是对手。但是,我们有空间,有时间。可以和他们耗。”

 

“论持久战?”

 

“组织上是这么认为的。我们和日寇的战斗,可能要打十年,二十年,甚至是一代人,几代人。”

 

“几代人?”

 

“对。几代人。直到胜利为止。或许中间会整个华夏沉沦。但是,中华民族不会亡。宋末崖山之后,我们中华民族也没有灭亡。几十年以后,出了一个朱元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现在也是一样。”

 

“啊……”

 

张庸欲言又止。

 

红色那边将局势估计的这么严重吗?

 

居然做好了打几代人的准备?甚至是设想了像宋末、明初那样的局面?

 

想想。好像也不奇怪。

 

日寇的战斗力,的确很强。毋庸讳言。

 

甚至,都有人仓促写下史书,就是希望以后还有人记得这一段历史。

 

那是已经做好了被日寇完全灭亡的准备了。

 

就像是宋末崖山之后。

 

“这个话题太大了。还是说和歌山浪荡子这个身份吧。”

 

“他是奇兵。只能偶尔使用。不能经常使用。经常使用,也就不叫奇兵了。你说呢?”

 

“我现在就是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了。”

 

张庸实话实说。

 

放弃?不舍得。觉得好可惜。

 

这个身份,还是可以做一些事情的。也有一些作用。

 

然而,齐九鼎说的也确实是道理。

 

这是奇兵。不可能长期使用。否则,就不是奇兵了。

 

唉……

 

智商捉急……

 

“神出鬼没的和歌山浪荡子,才是真正的浪荡子。”

“你的意思是,让我继续隐身?”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听不懂。”

 

“正兵取胜。”

 

“还是听不懂。”

 

“你现在是军政委员会督察专员,蒋某人有很多的大事要你去做。我觉得,你将时间放在和歌山浪荡子的身上,有点本末倒置,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你说呢?”

 

“老蒋会让我做什么?”

 

“整编东北军。协调国共关系。你都是第一人选。”

 

“我?”

 

“你单刀赴会,硬闯藏霞别院,紧急空运两百人保证他的安全。加上你发出的明码通电,硬怼军政部。他对你,是非常信任的。也相信你不可能有二心。因为你已经宣告全天下,只听从他委座的命令。你如果叛变,天下人都会贻笑大方。他夫人对你的信任,就更加不用说了。”

 

“唉……”

 

张庸哭笑不得。

 

其实,这件事,他真没那么勇。

 

完全是巧合。

 

硬怼军政部是真的。他真敢和那边对着干。

 

但是吧,硬闯藏霞别院。就真的是意料之外。不过,人也确实是救了。造成了既定事实。

 

你说蒋某人的信任,也的确是信任。无以复加那种。

 

甚至睡觉都要他充当门神。

 

因为他张庸都宣之于世了。

 

直到目前为止,他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发出明码通电,表示只听蒋某人的。其他人全部滚蛋。

 

其他人可能也想。但是想想还是算了。拾人牙慧,贻笑大方。

 

第一个吃螃蟹的才会让人佩服。

 

“其实,我最擅长的本事,还是抓日谍……”

 

“一边做大事,一边抓日谍嘛!你做的大事,才是日谍关注的重点啊!”

 

“哦?”

 

张庸忽然眼前一亮。

 

也对。

 

做大事,并不耽误自己抓日谍。

 

甚至,自己在做大事的时候,还可以吸引更多的日谍到来。

 

比如说,亲自指挥淞沪作战。

 

如果作战计划是别人制定的,泄密了,自己还得去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