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影:命令与征服拉丁海十三郎

第1268章 ,将戴老板做掉

吉庆路,富人区。

 

附近有很多警察驻守。还有宪兵巡逻。

 

看到张庸提着冲锋枪,气势汹汹的过来。所有的警察和宪兵,都是悄悄掉转脸。

 

那是专员大人!

 

血洗金陵那个。

 

专员大人办差,无关人等,全部退散。

 

张庸视若无睹。

 

来到一座暗红色的洋楼外面。

 

洋楼的外面有门牌。吉庆路24号。没有其他标记。

 

从外面看,里面的庭院收拾的非常整齐。显然,这是一户讲究的人家。

 

看到有人到来,里面有佣人妈子朝外面看。发现情况不对,急忙进去。

 

张庸视若无睹。

 

任凭对方去通风报信。

 

地图显示,小洋楼里面,就一个人。

 

就是那个有点慌乱的妈子。

 

它的主人,并没有在这里。

 

戴一策:……

 

糟糕!

 

专员大人又要点火了。

 

该死!

 

这栋洋楼的主人,可不是一般人啊!

 

老子是同盟会的元老之一。目前在实业部挂名。主要是方便自己做生意。

 

在党部那边,也是有挂名的。虽然说眼下老子已经去世。但是,和党部那边,和各级大佬,依然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戴一策。”

 

“到。”

 

“我要动这个毕孔文。你去报告你们处座吧!”

 

“是。”

 

戴一策急忙去报告。

 

那个毕孔文,和党部那边关系密切。

 

他也不知道,张庸这一刀下去,对方会有什么反应。万一反弹强烈……

 

话说,复兴社特务处,抗击打还是不如张专员啊!

 

张专员是打不死的小强。背一堆的处分都没事。但是处座恐怕就……

 

十几分钟以后,戴一策回来了。

 

欲言又止。

 

“有话直说。”

 

“专员,处座说,请你谅解……”

 

“我知道了。我能理解。那你回去吧。我另外找人。”

 

“是。”

 

戴一策带着队伍离开。

 

这里面的水太深,处座有点忌惮。不敢参与。

 

主要是,张庸不怕到处树敌,但是处座就没有那样的胆量。也不敢搞得自己四面楚歌。

 

张庸来打电话。

 

直接打给盛平粮行。找李云雁。

 

好久一会儿以后,李云雁才终于来接电话了。

 

“是我,张庸。”

 

“是你?”

 

李云雁有些惊讶。

 

没想到会是张庸。

 

话说,她和张庸,已经“失联”很久了。

 

虽然她一直都在金陵和汉口来回奔波。但是,已经好几个月没有见过张庸了。

 

还以为张庸已经忘记了自己。于是带着自己的人马。在盛平粮行做起山大王。

 

仗着有宪兵和特务处的庇护,盛平粮行是畅通无阻啊!

 

“你现在有多少人?”

 

“一百多。”

 

李云雁不敢说实话。

 

其实,她现在已经有五百多手下。

 

所有的骨干,都是来自坚持敌后抗战的红军,一百多人。

 

“有多少艘船?”

 

“三十多艘。”

 

“金陵码头,大概有多少船只?”

 

“什么?”

 

“我要尽可能的将所有的船只都控制在自己手里。”

 

“啊?”

 

李云雁惊讶。

 

她不会做这种事啊!

 

事实上,她根本不会经营什么的。

 

但是,她手里有枪。

 

而且,组织上也给她派来了懂行的助手。

 

表面上,她是盛平粮行的护卫队队长,其实背后,都是组织在尽心竭力。

 

张庸当然知道。但是绝对不会说破。

 

巴不得对方出手。

 

“现在,你立刻带五十个人来吉庆路24号。”

 

“吉庆路?”

 

“对。”

 

“做什么?”

 

“不要问,执行命令!”

 

“我……”

 

李云雁下意识的想要说,你又不是组织的人,我凭什么听你的。

 

随即反应过来。张庸是盛平粮行的老板!

 

没错。盛平粮行,当初就是登记在张庸的名下的。是权宜之计。

 

当时只是觉得暂时过度一下。没想到,现在已经成为定局。哪怕是戴老板,也不敢丝毫觊觎。

 

从张庸的碗里挖肉?开玩笑吗?

 

他张庸每天跑去抢别人饭碗里的肉,你现在去抢他的?

 

嫌自己死得不够快吗?

 

“快!”

 

“哦。”

 

李云雁只好答应着。

 

张庸要快,她也来不及请示自己的上级了。

 

不敢带组织的人。担心会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于是挑选了五十个和组织没关系的。

 

急匆匆的赶到吉庆路。

 

发现就张庸一个人在。

 

狐疑?

 

这个家伙是要做什么?

 

张庸招招手。示意所有人都上来。他有话要说。

 

就一个黄点。李云雁自己。

 

其他人都不是黄点。说明没有其他红党。

 

这个李云雁,在提防自己呢!生怕自己是要将她给装口袋里。

 

她有这样的想法,一点都不奇怪。因为红军长征以后,留下来的人,真的是非常危险。随时都会牺牲。

 

任何的风吹草动,疏忽大意,都有可能导致自己和队伍的覆灭。

 

“从现在开始,你们执行我的命令!”

 

“不要问为什么!”

 

“不要问做什么!”

 

“我吩咐你们怎么做,你们就怎么做!”

 

“能接受的,留在这里。不能接受的,回去盛平粮行,继续做护卫队。”

 

张庸言简意赅。

 

金陵长刀之夜以后,上官庆、岑兆海、陆克明等人,都已经“外调”。

 

其实是担心被人报复。

 

他张庸是不怕报复。但是其他人不行。

 

为了避免被报复,所以,陆克明等人,都被调去长沙、汉口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