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2章,他又来了!(第2页)
“专员,你们是要去……”
“天马山。”
“哦,请!”
王耀武带着张庸经过防区。
张庸也给他补充了部分的弹药。主要是60毫米迫击炮炮弹。
山区丘陵作战,迫击炮的地位非常重要。几乎可以说是最有用的武器。日寇在这方面有优势。
日寇装备的90毫米迫击炮,威力很大。还有九二步兵炮,射击仰角很大。可以当迫击炮使用。
继续前进。
路过一处山坳。带上发射架。
当然是张庸从随身空间里面释放出来的。只有二十个。足够了。
山区作战,有时候,火箭弹不太好使。因为弹道相对平直,打不到山的背面。也打不到山坳里面。
幸好有雷达地图帮忙,可以根据附近地形地貌,准备找到最佳地点。
天马山,就是张庸选择的火箭弹发射阵地。
从这里,可以远距离命中日寇的75毫米山炮阵地,将其摧毁。
同时,还能覆盖大部分的90毫米迫击炮和九二步兵炮。
只要是在半径八公里范围内,都可以炮火覆盖。
“快!”
“快!”
到达天马山。
摆好发射架。
瞄准。
“预备!”
“放!”
“啾啾啾……”
“啾啾啾……”
明亮的烈焰划破山区的茫茫天空。
一枚枚的火箭弹,向着日寇山炮阵地落下。跟着爆发出一团团火光。
虽然只有二十个发射架。但是一次齐射60枚火箭弹。距离又只有五公里。爆炸威力还是很大的。
“轰轰轰……”
“轰轰轰……”
瞬间,日寇山炮阵地一片狼藉。
这种75毫米山炮,是经受不起火箭弹轰炸的。很多当场就碎裂了。
日寇炮兵当然也是被密集的炮火炸的粉身碎骨。
很多死了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啾啾啾……”
“啾啾啾……”
更多的火箭弹继续落下。
将一片狼藉的日寇山炮阵地,再次掀翻一遍。
山炮粉碎……
日寇粉碎……
“八嘎!”
“哪里来的炮火?”
“啊……”
日寇山炮大队长很快就被炸碎。
他想要报告都已经来不及。电台早就被炸碎了。
只有极少数日寇炮兵发现情况不对,急忙向远处逃窜,这才堪堪捡回一条命。
当第四轮炮轰过后,雷达地图显示,已经没有山炮标志。
咦?
这么快就干掉了?
好,那就转移目标。去轰炸日寇其他火炮。
查看随身空间。
收入三万大洋。还有五块金砖。
非常标准的收入。
不过,张庸现在已经毫无波澜了。
因为机会太多。
随着日寇深入,歼敌机会遍地都是。
只要光头不再命令自己去汉口坐蜡,他可以挨个问候日寇师团。
“啾啾啾……”
“啾啾啾……”
烈焰在空中华丽丽的掠过。带去亲切友善的问候。
轰炸日寇的90毫米迫击炮……
轰炸日寇的九二步兵炮……
轰炸日寇的九二式重机枪……
哪里红点比较多,哪里就被火箭弹问候……
管杀不管埋。
只管炸。
剩下的,是步兵的事。
“轰轰轰……”
“轰轰轰……”
崇山峻岭当中,爆炸声持续不断。
日寇立刻意识到不对。
遭受毁灭性打击的,乃是日寇27师团渡边联队。
“纳尼?”
“华夏人是冲我们来了?”
“八嘎!”
渡边脸色剧变。
很不好的苗头。
他们本来是去救援106师团的。
但是现在,很有可能自己也成为了华夏军队的猎物。
那么猛烈的炮火,肯定是华夏军队的主力来了。自己可能落入华夏军队的陷阱了。
奇怪……
到底是哪支华夏军队,炮火如此猛烈。
第27师团是新调来的。原来一直隶属关东军战斗序列。所以对张庸完全不熟悉。
在日寇内部,是严禁传播张庸这个名字的。是最高级禁忌。
除了极少数高级军官,联队长这个级别,是根本不知道的。
哪怕是师团长本间雅晴,也不知道张庸。
“准备反击!”
“准备反击!”
渡边歇斯底里的下令。
如此猛烈的炮火,很有可能是华夏军队要总攻了。
所有残存的日寇都是严阵以待。
同时紧急报告师团长本间雅晴。
“纳尼?”
“华夏人到底要做什么?”
“先打我们?”
本间雅晴迷惑。但还算镇定。
对于自己统率的27师团。他还是很有信心的。
27师团是三联队编制。每个联队都编制有山炮大队。还强化了迫击炮。
虽然整个师团,只有一万六千人左右。但是,在之前的战斗中,损失不算大。主力还是完好的。
如果遇到敌人围攻,只需要顽强固守,肯定可以支撑一段时间。
然后等待援兵到来。或许自行突围。
“参谋长!”
“阁下。”
“当面敌情有什么变化?”
“师团长阁下,没有收到通报。其他联队都没有遭受攻击。”
参谋长报告。
只有渡边联队被攻击。
看起来,有可能是遭遇到了敌人主力?
是纯粹的遭遇战?
“命令渡边联队发起反击,试探敌情。”
“系!”
参谋长去传令。
很快,渡边联队就开始反击。
日寇的确是非常顽强。执行命令也是相当的迅速。
它们顺着山间小路,朝炮火来袭的方向,静悄悄的渗透前进。中间又分散多路。
果然,张灵甫说的没错,日寇的小股偷袭,的确很阴险。
猝不及防之下,确实有可能中招。
幸好有雷达地图。
红点的一举一动,完全被监控。
“郭骑云!”
“到!”
“日寇上来了。”
“哦?”
郭骑云立刻抖擞精神。
其实,他刚才挺无聊的。就看着火箭弹发射。
因为崇山峻岭的阻挡,根本看不到日寇在哪里。所有的山路,都没有日寇的踪迹。
也不知道张庸是怎么发现日寇的。又是怎么瞄准日寇的。
现在,日寇上来了。终于有活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