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影:命令与征服拉丁海十三郎

第1584章,法国人的断头台(第2页)

“张,距离560米投弹!”

“好。”

张庸查看雷达地图。

3000米……

1500米……

800米……

终于……

“到!”

“投弹!”

张庸果断下令。

第一架马丁轰炸机开始投弹。

四枚250公斤航弹依次落下。

轰炸机没有拉升。而是压低机头。用12.7毫米子弹扫射。

“嗤嗤嗤……”

“嗤嗤嗤……”

子弹比航弹更快。

地面有轻微的火光闪烁。

应该是子弹打中了什么东西。

黑暗中,看不清楚……

忽然,地面爆发出巨大的火球。

瞬间,整个机场都被照亮了。

这是航弹爆炸了。

张庸侧头观看。

在明亮的火光中,无数残骸飞溅起来。

命中了。

直接命中日寇机库。

至少一架Br-20轰炸机被炸得粉碎。

可惜,四枚航弹没有分散。要是一枚炸毁一架飞机就完美了。

当然,也就是想想。

没有那么厉害的精确投弹技术。

都是四枚航弹同时落下,相互间拉开距离。

虽然落下的时间,仅仅是差一两秒。到了地面,其实已经相差几十米。

四枚航弹,可以覆盖周围两三百米的区域。这样可以极大提高命中率。

“轰隆隆……”

“轰隆隆……”

后面的轰炸机继续投弹。

攻击的全部都是日寇机库。正好是一排过去。

那些机库的上面,其实是有伪装的。肉眼观察的话,可能根本不会注意到。

但是,雷达地图不会被伪装干扰。直接显示Br-20轰炸机。

结果,一排轰炸过去,正好火烧连营。

“嗤嗤嗤……”

“嗤嗤嗤……”

同时,一串串的子弹扫过。

机库顶棚当然不可能挡得住12.7毫米机枪的扫射。

子弹所过之处,机库里面的轰炸机也是纷纷被打穿。运气好的,只是穿个孔。运气不好的,直接趴窝。

【摧毁目标:2】

【摧毁目标:3】

这次,系统提示非常积极。

似乎是每击毁一架日寇飞机就提示一次。

很好。

实时掌控啊!

可惜,那个标注白点还在。

那个家伙正在高速移动,估计是在奔跑当中。

“嗤嗤嗤……”

“嗤嗤嗤……”

一连串的子弹扫过。

可惜,并没有打中。

那个家伙的运气不错。小命挺硬的。

算了,不管他。继续摧毁日寇的轰炸机要紧。轰炸机比人重要。

“轰隆隆……”

“轰隆隆……”

爆炸声持续不断。到处都是火光。

不过,场面还是没有之前金陵大校场那么壮观。因为没有油料,没有弹药。

“怎么回事?”

“怎么回事?”

日寇基地指挥官大惊失色。

没想到,居然会在这个时候,有敌机来袭!

现在是晚上啊!还没天亮!

敌机是怎么到来的?夜航?大型轰炸机编队,居然在黑夜中,远距离奔袭松山机场?

怎么可能?

然而……

“轰隆隆……”

“轰隆隆……”

巨大的爆炸声持续不断。

一团团的火球冲天而起。气浪席卷四周。

爆炸形成的高温,导致附近的氧气迅速被消耗干净,形成负压区。

“噗噗噗……”

“噗噗噗……”

爆炸产生的高速碎片,四处溅射。

它们就好像是枪膛射出的子弹,向四周飞溅,消灭所有的目标。

奔跑中的日寇纷纷惨叫着倒下。都是被碎片打中的。很多日寇当场一命呜呼。甚至是被碎片切割成碎片。爆炸产生的金属碎片是非常多的。杀伤力非常强。

“咦?”

张庸忽然注意到。那个标注红点消失了。

查看。发现确实没有了。说明已经死了。

但是好像没有机枪扫射。

是被爆炸的碎片打中了?

有可能。

有点小小的遗憾。

唯一一个被标注了,但是死了都不知道名字的日寇。

“嗵嗵嗵……”

“嗵嗵嗵……”

日寇高射炮开火了。

混乱中,炮火相互交错,乱成一团。

“拉升!”

“高度3500!”

“航向310!”

“速度330!”

张庸立刻下令。

赶紧跑!

不然就要被击落了。

他只有五架轰炸机,攻击力显然不够。

无论如何,都是不可能摧毁整个机场的。所以,见好即收。下次再来。

【摧毁目标:7】

战果已经非常满意。

摧毁七架Br-20轰炸机啊!

可惜……

要是缴获就好了。

航程2700公里,载弹量1.6吨!

比马丁139强多了。

也不知道美丽国的B-17轰炸机什么时候才能搞到?

根据情报,它已经在去年就开始获得订单。但是没有外贸型号。公开的贸易是买不到的。

B-17载弹量8吨,最大航程3000公里。绝对是质的飞跃。

【战车工厂进度+5%】

系统有提示。

喜。

查看装备列表。

失望。没有更新。反复查看都是如此。

【作战实验室进度+1%】

又有提示。

同样没有任何改变。

只好返航。

还好。油料还足够回到汉口。

虽然有点逆风。但是没有炸弹,机身重量大大减轻。

因为还没天亮,所以,日寇战斗机没有出动追赶。可以原路返回。最大限度节省燃油。

飞过福州……

飞过南平……

“陈,你对B-17了解吗?”张庸问陈纳德。

“你说波音公司的最新产品吗?”陈纳德回答,“我有它的一些资料。但是不详细。”

“价格。”

“你问这个做什么?”

“我们有办法搞来吗?不要多,几架就行。”

“张,那是不可能的。太贵了。至少二十万美元以上。五架就是一百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