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影:命令与征服拉丁海十三郎

第1392章,饭端到嘴边(第2页)




    加起来可能也就是几百架。结果一口气就出动三十六架。



    必须好好收拾一顿。



    彻底将对方打痛了。



    空指部地图显示,附近,霍克-3型战斗机路过。



    它们是前往南昌机场的。很快就被张庸给叫住。



    “徐焕生!”



    “徐焕生!”



    张庸在通讯器里面呼叫。



    一会儿以后,那头传来一个陌生的声音。



    “你是……”



    “我是张庸!我在你们东面!”



    “专员大人……”



    “你们编队全部调整航向350,高度2400,航速280,跟着我飞。”



    “专员,我们是要返航汉口机场吗?”



    “南昌机场那边,日寇飞机已经撤退。从金陵出发的日寇飞机,朝着汉口机场去了。”



    “明白。”



    徐焕生立刻命令编队转向。



    总共九架霍克-3型战斗机。



    几分钟以后,所有的霍克-3型战斗机,都聚集到了张庸的附近。



    “徐焕生……”



    “张建文……”



    张庸在通讯器里面一一询问每个飞行员的名字。以便做记录。



    每个回答名字的飞行员,都将机翼向左摇晃一下。确认无误。



    都是比较陌生的人名。



    估计技术也是一般。大部分勇气可能也不足。



    就这么说吧,如果不是他张庸带队,单纯依靠他们自己上去和日寇作战,悬。



    光是第一步,有没有勇气升空,就不好说。



    后世的资料显示,整个抗战期间,国府空军的问题,一点都不比陆军少。



    甚至比陆军还严重得多。经常半瘫痪状态。



    不是没有飞机。



    也不是没有飞行员。



    就是效率极低。



    出勤率甚至还不如意呆利空军。



    故意损坏飞机。



    故意偏离航线。



    没有勇气作战,但是非常有勇气走私。



    甚至有飞行员为了走私,将炸弹故意扔掉。然后腾出重量运载货物。



    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疯狂的超载。导致飞机磨损严重。需要升空作战的时候,直接趴窝。完全无法使用。



    这些问题,张庸在南昌机场就发现了。



    夫人辛辛苦苦买回来一百多架霍克-3型,被击落的可能有二三十架。但是趴窝的超过五十架!



    光是在南昌机场,趴窝的霍克-3型战斗机,就有近十架。



    趴窝的比能出动的还要多。



    就这样的效率,能够打败日寇,才叫有鬼呢!



    可是,知道又如何?



    去追究背后的真相?



    不怕死就去。



    随时会被别人打冷枪。



    可能追着追着,又追到宋家人头上了。



    所以……



    当做没看到。



    除非是对方实在太离谱。



    或者是没有将他张大专员放在眼里。跟他对着干。



    收回杂乱的心思。



    还是先指挥作战。



    日寇庞大的战机编队,已经到达九江上空。



    确实是冲着汉口机场去的。



    “徐焕生,你们按照航路返航。不要变化航向。我先回去汉口机场。”



    “收到。”



    张庸发出指令以后,立刻加速。



    将BA-65战斗机的速度拉升到极限。很快就到达汉口机场附近。



    空中飞来飞去就是快啊!两百多公里的距离,大半个小时就到。



    切换通讯频道。



    “塔台,塔台……”



    “塔台收到。请讲。”



    “我是张庸。我靠近机场了。我接管空中指挥。”



    “收到。专员大人,请你指示。”



    “日寇飞机大编队已经到达黄石上空。通知苏联人起飞全部战斗机。”



    “收到。”



    “装满机枪子弹。不用挂载炸弹。”



    “明白!”



    “苏联人的战斗机全部起飞以后,命令所有BA-65战斗机进入跑道待命。”



    “明白。”



    “执行吧!”



    “是。”



    一声令下,汉口机场立刻忙碌起来。



    所有的伊-16战斗机全部起飞。确实是十二架。正好是一个飞行大队。



    带队的军官叫做瓦雷丁,是个老手。据说有五百小时的飞行记录。在所有苏联志愿飞行员里面,可以排名前五。



    在当时,一个飞行员,如果有300小时的飞行记录,就能称为老鸟了。



    国府空军飞行员,估计没几个超100小时的。



    老手也就是高远航、陈善本、徐焕生他们几个。精英真的没有几个。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所有的战斗计划,都必须根据这一点开展。



    只能埋伏。



    只能袭击。



    打完就跑。



    绝对不能让日寇战机逮住。



    否则,被逮住一个死一个。



    “瓦雷丁同志……”



    “张……”



    双方建立通讯联系。



    张庸有俄语外挂。双方沟通完全没问题的。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确认每架战斗机标志。



    需要将人名和战斗机全部对应。这样才能如臂使指。这个过程花了大约五分钟。



    在这五分钟的时间里,日寇战机大编队,已经从黄石到达鄂州上空。速度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