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2章 借地

 “因与果,本是一体。-纨^夲+鰰`颤¨ !已^发^布_蕞~欣?蟑,劫!” 

 “有果,必有因,有因,未必先。”
 

 “时间若有序,众生可循因修果。”
 

 “若无序,则因果倒置,众生却依旧修行。”
 

 “那……因果,究竟是谁在编织?”
 

 姜道玄闭上眼。
 

 任由意识沉入寂静。
 

 渐渐地,他看见一条光线,从远古延伸到未来。
 

 那是时间的河。
 

 他又看见这条河首尾相接,化为圆环。
 

 “有趣,有趣。”
 

 “原来世间的道,皆是圆的。”
 

 这一刻,他仿佛看见一只小鸟从树上掠过,带起几片叶。
 

 落叶顺着风,飘飘荡荡,最终又回到脚边。
 

 “叶落归根,水回于海。”
 

 “世人问因果,我看,不过是一个来处,一个去处。”
 

 他心中顿时有些明朗。
 

 天地间,许多事并不该去问个先后。
 

 道是循环的。
 

 人若非要分出个先来后到,只会越想越乱。
 

 “修行,最怕的是求明白。”
 

 “求明白,便多了执念。”
 

 “多执念,反而不明白。”
 

 念及于此,他嘴角微微划起,露出一抹淡笑。
 

 “天上星辰亿万,终究不过照亮人间。”
 

 “人心若亮,何须再问光从何来?”
 

 这一刻,脑海中诸多缠绕在一起的杂念,忽地散开。
 

 心境通透,思绪澄明。
 

 “顺理而行,不问因果,不畏命数。”
 

 “这,才是修行。”
 

 外界的风依旧在吹。
 

 玄虚准帝还在整理玉简。
 

 谁也未曾察觉——
 

 就在这一息之间。
 

 姜道玄对于时间、命运、因果的理解,又深刻了几分。
 

 随后,他收回思绪,看向玄虚准帝手中的玉简,忽然开口:
 

 “此篇《五行真解》,终将照亮万世。”
 

 玄虚准帝闻言,先是怔了一下。
 

 旋即面露笑意,轻轻点头:“若真能如此,玄虚一生之愿,也算无憾。”
 

 说罢,将玉简收起,神情变得郑重几分,道:“道友若真欲借太渊天境一用,恐怕须先与我盟主一见。”
 

 姜道玄轻声道:“那位可不易见吧?”
 

 玄虚准帝笑了笑,脸上带着一丝得意:“那倒也是,哪怕是我道盟的几位道尊,也不是想见就能见。”
 

 “不过恰巧那盟主,是我兄长。”
 

 “若道友真想一见,我可代为引荐。′歆+捖^夲`鰰?栈. .更¢芯*最.快/”
 

 姜道玄闻言,略感意外。
 

 他虽然早就察觉到对方身份不简单,却从未想过,对方跟道盟盟主竟是这般关系。
 

 不过,他也不客气,当即拱手道:“原来如此,那就劳烦道友引荐一二。”
 

 玄虚准帝哈哈一笑:“好!那便请随我来。”
 

 二人一前一后,于高空疾驰,朝着目的地赶去。
 

 然而,就在途经一处灵台之时,前方传来一阵喧哗。
 

 “我听得真切,那盟主大人近来在讲道时,竟说修行者与凡人并无区别!”
 

 “荒唐!凡人岂能修天道?若人人可修,岂不乱了根基?”
 

 “唉,这可是一盟之主所言,怎能如此异想天开?”
 

 “听闻他还欲开放入道之试,不论血脉体质,不论出身高低,甚至不论悟性,只看是否有一颗求道之心,真是疯了。”
 

 “我看他是走火入魔了!”
 

 议论四起,言辞激烈。
 

 有人讥笑,有人忧虑,也有人沉默不语。
 

 姜道玄步履微顿。
 

 玄虚准帝也听见了他们的内容,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之色。
 

 随后,他咳嗽了一声,低声道:“道友莫见笑,我兄长心思太大,总想着重定修行之基,唉,也算是一片好心罢了。”
 

 姜道玄没有立刻回答,只是淡淡地看着那群人。
 

 只见一位年轻修士满脸愤慨:“修行者是天选之人,是天地所承认的存在。”
 

 “若真人人可修,那我辈何以为尊?”
 

 另一人附和道:“说得好!没有尊卑,哪来秩序?”
 

 “此言若传出,不仅我道盟,怕是整个天墟都会震动!”
 

 旁边也有人反驳:“可盟主大人言中亦有理——若天地之道,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那岂非失了‘大道无私’的本意?”
 

 “哼,大道虽无私,人心却有别。”
 

 “凡人之体,终究承载不起天道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