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0章 十五载岁月(第3页)

 “原来……赤阳时期的道盟,竟是如此盛景。”

 “万道并流,众生共求。”

 “这,才是真正的修行大世。”

 姜道玄不禁有些感慨。

 就在这时,前方传来阵阵喧哗。

 他抬眼望去,只见一片古木掩映的山台之上,汇聚数千修士。

 人影密密,灵光流转。

 显然是在观摩一场高层次的论道。

 他略一凝神,便听清主题。

 那是两位大圣在辩“天地生灵之意”。

 一人开口道:“天道无情,以万物为刍狗。”

 “生灵既为天地所化,本该顺其运转,不可妄求逆命。”

 “修行者若强行争天,终将反噬自身。”

 另一人反驳道:“错!天地虽无情,然我辈修行,便是为‘逆’而生!”

 “若天无情,我便以心生情。”

 “若道无义,我便以意证道!”

 “若皆随顺,又与行尸何异?”

 此番言论,瞬间掀起一阵喝彩。

 “说得好!”

 “正合我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修行者若不逆天,修个什么道!”

 然而,也有人摇头。

 “逆天?哼!天何曾逆你?你连道的根都未窥,便敢谈逆天?”

 “是啊,若人人皆自以为能改命,那天地岂不成了笑话?”

 短短几息,台下便争得面红耳赤。

 而台上的两位大圣,亦越辩越激。

 甚至以神通推演自身之理,要以术证道,以力辩真。

 不过,就在气机将要失控之时。

 一道低沉的声音忽然响起:

 “二位的道,皆有理。”

 众人回首,只见一位灰袍男子从天穹落下。

 其周身法则环绕,气势可怖,正是一尊准帝!

 “是玄虚准帝!”

 “啧,玄虚准帝可是咱们道盟最年轻的准帝啊!”

 “有他出面,这场辩道怕是要定论了!”

 玄虚准帝落座,微微一笑。

 “天无情,亦有情。”

 “人逆天,未尝非天意。”

 他缓缓抬手。

 五指轻轻一握。

 虚空中竟浮现出一道幻象。

 只见一株小草,从贫瘠石缝中钻出。

 “此草本无根,却逆石而生,是逆乎?是顺乎?”

 众人一怔,陷入思索。

 玄虚准帝笑道:“天生之物,皆顺其性。”

 “草之逆,实为天之顺。”

 此言一出,山台四周灵风回荡,众修纷纷叩首。

 “妙哉!原来逆顺本无二!”

 “玄虚前辈之言,堪称点破玄机!”

 “受教了!”

 玄虚准帝微微颔首,拱手回礼,正欲离开。

 然而——

 就在他转身的刹那,一道温润的声音传来:

 “道友所言,固然精妙。”

 “但,仍有一处不足。”

 声音不高,却在天地间清晰回荡。

 玄虚准帝眉头一皱,转身看去。

 只见人群尽头,一位白衣男子负手而立。

 衣袂随风,眉目如画。

 那一瞬——

 天地间的灵气,似乎都向其汇聚。

 嗯?

 玄虚准帝眉头一挑,瞬间发现此人气息竟深不见底。

 “莫非此人修为在我之上?”

 念及于此,他瞬间收起轻视之意,并郑重询问道:

 “敢问道友何意?”

 姜道玄背负双手,一步步走来。

 “你说草木逆天而生,但天地之中,何来逆顺?”

 “逆与顺,只在人心。”

 “天不言逆,地不言顺,草木自生自灭,不过顺其自然。”

 他指着脚边一株小草,轻声道:

 “这草,遇雨则生,逢霜则枯。”

 “若说它逆天,那又是谁让它在寒冬中不死?”

 “若说它顺天,那又是谁让它在烈阳下枯黄?”

 “其实,它既不逆,也不顺,只是随天而动,安于其分,‘无为而成’罢了。”

 玄虚准帝怔住了。

 这时,姜道玄的声音再次响起:

 “反者,道之动。”

 “世人眼中的‘逆’,在天地看来,不过是‘道’在转动。”

 “春来花开,秋至叶落。”

 “花之开,叶之落,都是自然的‘反’。”

 “若没有反转,何来循环?”

 “若没有枯荣,何来生机?”

 “是以——顺也生,道亦在;逆也生,道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