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要离刺荆轲

第六百八十三章 尊号

    元祐元年十二月丁酉(十三),兴龙节。
 


    天刚蒙蒙亮,赵煦便被人唤醒,此时,漏刻刚好五更。
 


    “妾等恭祝官家,千秋万寿……”
 


    赵煦才睁开眼,清醒过来,文熏娘、孟卿卿、狄蔷三女,便带着大内的女官们,集体伏拜于御前上寿。
 


    赵煦只是淡淡的嗯了一声,没有做任何表态,也没有做任何赏赐。
 


    这是因为,他如今还在凉阴(守孝)中。
 


    所以,外朝的一切庆典都已取消。
 


    包括,两府大臣提前前往大相国寺,为他祈福。
 


    也包括在京寺庙道观为他开道场、法会。
 


    只保留了命福田院,施给汴京孤寡米面、石炭及医药的传统。
 


    而在宫中,女官、内臣虽可以道贺。
 


    但他不能回应。
 


    这是孝道!
 


    女官们上寿之后,就是李宪率领的内臣们上寿了。
 


    赵煦依旧是不表态不回应。
 


    等到众人再三上寿后他才答道:“今日兴龙节,朕思皇考之圣德,念祖宗创业之艰难,当法仁祖故事,以俭素为要!”
 


    于是,左右再拜,皆呼:“陛下千秋万寿!”
 


    这个时候,文熏娘、孟卿卿与狄蔷三女,分别捧着今日赵煦要穿的常服、帽子与腰带上前,为其更衣。
 


    衣是青澜衫,腰带是青布带,帽子是斜巾垂帽。
 


    都是很普通的东西,用料也是很寻常之物。
 


    这是仁庙当年的规矩,意在为天下表率。
 


    更衣完毕,三女便服侍赵煦盥洗。
 


    盥洗完毕,天色已经开始渐渐明亮。
 


    两宫这时从侧门入内,带来早膳,与赵煦同用。
 


    此时,是黎明前三刻。
 


    用过早膳,赵煦就在两宫簇拥,御龙直的护卫下前往紫宸殿。
 


    大宋诸殿,都自有其用途。
 


    像大庆殿,就是大典专用,除了每年正旦日会启用一次外,其他时候,每次启用都意味着发生了大事。
 


    譬如册封皇太子,也譬如受降礼、明堂礼。
 


    而文德殿,则是皇子、妃嫔受封之地(过去还有天子正衙礼和每月的入閤仪式,但元丰改制全部废掉了)。
 


    这紫宸殿,则是五日百官大起居、接受天下祥瑞、郊祭礼成后的贺殿,还有就是天子圣节的典礼举办地。
 


    今日是圣节,自是在紫宸殿。
 


    从保慈宫一路穿过御道,来到紫宸殿上。
 


    这个时候,天色已明,晨曦的曙光在地平线上绽放,皇城的灯笼开始熄灭。
 


    按现代时间,大概在七点左右。
 


    恰好就是大宋早朝在冬季开始的时间——夏令的话,会提前到四点半。
 


    啪!
 


    当两宫簇拥着赵煦从紫宸殿的侧门进入的时候。
 


    拿着净鞭的内臣,已挥动净鞭。
 


    空气被撕裂。
 


    “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帝陛下升殿矣!”
 


    殿中内外,早已列班等候的群臣,乌泱泱的伏地而拜:“臣等恭迎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帝陛下升殿临朝!”
 


    这个时候,赵煦刚好坐到御座上,两宫则在身后的帷幕中坐下来,帷幕被放下。
 


    “卿等免礼!”赵煦轻声说着,看向他面前的壮观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