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要离刺荆轲

第737章 凶横的吕惠卿


 
  元祐二年三月甲寅(初二),崇政殿,漏刻的小人,敲响了辰时三刻的小鼓。

  赵煦端坐在御座上,看着殿外那个在郭忠孝引领下,亦步亦趋的走入殿中的瘦长身影。

  远远看着,这位昔年变法时的‘护法善神’,王安石的左膀右臂,变法派中的激进派,慢慢的走入殿中,来到他的面前。

  “资政殿大学士、正议大夫、上护军、御赐紫金鱼袋、河内郡开国侯臣惠卿,顿首再拜,恭问皇帝陛下圣躬万福!”

  吕惠卿的口音,略带少许的福建痕迹,同时可能还夹杂着些河东方言的腔调。

  赵煦居高临下,看着这个在他上上辈子亲政之初,几经思量,最终放弃将其拜为执政的大臣,心绪多多少少有些唏嘘。

  于是,对他道:“学士免礼!”

  又吩咐在殿上候命的冯景:“且与学士赐座、赐茶!”

  冯景唱了声诺,便带着人,将早准备好的椅子与茶水、点心奉上。

  吕惠卿起身后持芴拜谢了一声,就一屁股坐到了椅子上,端起茶盏,喝了一大口茶,与其他人在赵煦面前的做作,截然不同。

  赵煦看着,也是笑起来,道:“学士果真如皇考所言般,乃国家真儒也!”

  这也算是赵煦如今的起手招式了。

  动辄就是一张皇考牌糊脸!

  等于是一个闪现接大!
  自赵煦开始用这一招,还从未失手过。

  吕惠卿也不意外,他的脸色出现了片刻的僵持,最终,他放下茶盏,起身拜道:“先帝恩深,臣当誓死以忠陛下而报先帝于万一!”

  若旁的人,这样说,可能只是客套。

  但赵煦知道,吕惠卿这样说,基本就是真心实意了。

  因为这是吕惠卿!
  一个从不屑于做作之人。

  一个只忠于自己本心的人。

  一个纯粹的新党大臣。

  哪怕是在新党群臣中,吕惠卿也是一个标准的异类!

  他几乎从不掩饰自己的主张和思想。

  就像去年,吕升卿回朝述职,顺便将吕惠卿的那部《县法》刊印,其序言之中就堂而皇之的大谈特谈,杀人是好事。

  还拿着圣人经义,为自己嗜杀辩护。

  大宋天下的士大夫里,如吕惠卿这样,直来直往的人,凤毛麟角,甚至可以说,吕惠卿是不可复制的。

  要知道,即使是章惇,也知道粉饰自己,也会伪装自己。

  只有如今在殿上的这位大臣。

  从来都是言行一致,一口唾沫一口钉。

  也正是因此,赵煦在他的上上辈子亲政之初,才犹豫、徘徊了数月,最终选择了让吕惠卿出知。

  实在是这个人,太难驾驭了。

  赵煦记得,当时有人问过他——吕惠卿如何?

  而彼时他的回答是:“惠卿极凶横!”

  怎么个凶横法?

  当时回朝的吕惠卿,向赵煦提了三个建议。

  第一,全面清算旧党!
  司马光、吕公著,追毁出生以来文字,其他在世旧党大臣,全部贬篡岭南。

  第二,全面恢复先帝德政,全面废除元祐恶政。

  第三,全面禁锢元祐旧党大臣家族及其门生、故旧科举为官。

  他不仅仅是嘴上说,还列出了具体的实施计划步骤,连细节怎么处理都想好了。

  只要赵煦答应,他立刻就能开始部署给旧党去城市化的方略。

  和吕惠卿相比,章惇也就图一乐,更不要说曾布这个蛇首两端的家伙了!

  故此,赵煦最终放弃了拜吕惠卿为执政的想法,而是让其出知地方为边帅。

  实在是当时还稚嫩、青涩的赵煦,担心自己可能控制不止这个‘极其凶横’的大臣。

  但,经历了上上辈子的磨砺,也在现代留学十年后,如今的赵煦已无比自信。

  他轻笑着,对吕惠卿道:“爱卿果若皇考与朕介绍的一般,乃是国家少有的纯臣!”

  吕惠卿连忙再拜:“先帝厚爱,抬举臣,臣实惭愧,不敢称纯,只是有一颗忠贞之心罢了!乞陛下明察!”

  赵煦笑了笑,道:“卿在河东施政,朕已差人查过了……”

  “所用方略,朕甚嘉之!”

  吕惠卿听到这里,露出笑容来,心中暗道:“看吧,吾果然没有猜错!”

  “先帝与当今,父子一心,实天下之幸也!”

  西贼的人口,还是太多了。

  他还是应该再严厉一点!
  以严父于逆子之心,果断决然的进行惩戒,以导其向善,回归圣人的中庸仁恕之道。

  诚如唐太宗谓魏征所言:夷狄畏威而不怀德!
  只有刀剑,才能和他们讲清楚仁义忠恕的道理。

  赵煦却只是点到为止,不再继续这个话题。

  因为他是宽仁天子!

  于是,开始与吕惠卿询问起,其对国事的看法。

  吕惠卿承了韩绛很大的人情,于是,对新君即位以来的元祐善政,一阵吹捧,直说元祐善政,不仅仅是对先帝德政与伟业的继承与发扬。

  更是彰显了官家孝道,与天下为榜样的事业。

  只是话锋一转,就开始提及熙宁变法的事情。

  话里话外,都开始劝赵煦,应该再接再厉,不要拘泥于世俗的看法,更不要被‘小人’、‘奸臣’蛊惑了。

  应该勇敢大胆的,继承先帝熙宁变法的开拓精神与变革精神。

  说到兴起时,吕惠卿浑然忘了场合,习惯性的手舞足蹈,唾沫横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