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要离刺荆轲

第774章 阿里骨不是真的跪了,他只是怕了!(第2页)

  作为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她自是很相信缘法的:“六哥既有此感,想来定是可以与世子相见的!”

  “说不定,今年就能见到!”

  因为阿里骨上书请求朝贡、册封的缘故,所以在今天的早朝上,宰执们向她科普了一下,如今青唐吐蕃政权所面临的处境。

  只能说,内忧外患,风高浪急。

  控扼通向青唐城这个吐蕃生死命脉的邈川城的首领温溪心以及掩护青唐城侧翼安全的溪哥城,如今都已倒向了大宋。

  温溪心、溪巴温这两位吐蕃大首领,更是屡次提出,想入京朝拜天子的请求。

  如今,这一请求已被批准。

  他们将会在赵卨卸任时,与赵卨、向宗回、高公纪一起入京。

  而原本负责为青唐城,构筑外部防御的青宜结鬼章,如今就在汴京城的同文馆为大宋‘客人’。

  其子结瓦龊,也已经在青宜结鬼章的书信招降下,表达愿意率部归降大宋的愿望。

  由董毡在大宋熙宁开边后所构筑的青唐吐蕃外部防御,土崩瓦解。

  青唐城现在已经暴露在大宋兵锋之下。

  只要大宋愿意,熙河路随时可以出兵青唐,终结本就不稳的阿里骨政权。

  但没必要!

  宰执们说大宋如今不可能在青唐地区建立什么稳固的统治。

  故此,灭了阿里骨,除了让青唐地区陷入无主的混乱中,并给党项人做嫁衣外,没有其他任何好处。

  而且,远征青唐所需要的资源实在太多,还有翻车的危险——哪怕有温溪心带路,补给线也太过漫长。

  在数十年前,唃厮啰就是靠着诱敌深入,在宗哥河大破西夏,元昊几乎是夹着尾巴,才逃了出去。

  他的大军,被淹死在宗哥河中的数之不尽——单单是溺死者,就多达万人!
  前车之鉴,不可不防!
  而在青唐城内部,宰执们也都说,阿里骨政权,得位不正,有弑杀董毡,屠戮董毡诸子的嫌疑。

  现在青宜结鬼章被俘,西海的结瓦龊请降的背景下。

  阿里骨的统治,肯定遭到了很多内部挑战,至少也是质疑。

  故此,宰执们认为,如今大宋虽然需要休养生息,但不妨借机拿捏一番,实现一些战略目的。

  让阿里骨想要册封的世子邦彪篯入京朝拜天子,就是如此。

  邦彪篯来不来,大宋并不关心。

  大宋关心的是,阿里骨本人对这个要求的反应。

  他愿意,就说明他大概率已经放下了个人野心,短期内西北方向,吐蕃人和党项人再次联手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熙河可以稍微放松一些对阿里骨的警戒了。

  他若不愿,那就要让熙河方面,继续敲打,比如说关闭一两个榷市,也比如说,封闭一两条商道。

  经济、政治双管齐下,直到其愿意为止!
  经过宰执们的科普与介绍,两宫都对目前的西北三国局面,有了一定认知,不再和从前一样,茫然不知,甚至连熙州、兰州在哪个方向都不清楚!

  故此,向太后感觉,阿里骨的世子,应该是会入京的。  
  这样想着,向太后就问道:“对了,六哥打算什么时候,召回赵相公、向宗回还有高公纪?”

  赵煦抿了抿嘴唇,答道:“儿臣以为,还得再等等……”

  “等朝堂的局面稳定后,再召回赵相公他们……”

  “以免西贼趁我大将不在,再次入寇。”

  “也是……”向太后点点头。

  母子两人正说着话,冯景就来到了殿上,行礼后奏道:“大家,郭舍人求见!”

  “郭舍人?”赵煦故意问道:“可知何事?”

  冯景稍微犹豫了一下后,答道:“听说,还是御史们弹劾驸马的事情……”

  “知道了!”赵煦点头:“让郭舍人将劄子都送到我的书房吧!”

  向太后在旁边听着,忍不住问道:“六哥,御史们还在弹劾驸马?”

  赵煦笑道:“母后难道不知,朝廷的御史素来就是这样的吗?”

  “哦……”向太后半信半疑的点点头。

  垂帘听政两年有余,让她对朝臣们的秉性已经熟悉起来。

  御史台的御史们确实喜欢在一个事情上咬着不放。

  可问题是……

  六哥不是说,驸马犯的只是钱财上的小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