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要离刺荆轲

第729章 德教(第3页)

  还留任大批的僧人为吏,本来,应该是马上就要扑买的。

  但不知为何,抵当所的扑买是只闻其声,不见其影。

  也就是官家信誉很好,不然那些想要扑买的人,早就在背地里沸反盈天了。

  纵然如此,好多人也一直担心,害怕朝廷不肯扑买。

  毕竟,抵当所在吞并了诸质库后,已然成为了下金蛋的母鸡。

  “官家将之拖延至今……既是为晦叔考虑……”

  “新官上任,需有政绩,这抵当所扑买,便是为晦叔准备的政绩!”

  吕晦叔顿时感动起来,面朝皇城方向拜道:“陛下恩典,臣当百死报之!”

  韩绛等吕公著行完礼,才继续道:“舍此之外,便还是要等绫锦院与卖糖所开始售卖!”

  “只有绫锦院的棉布和卖糖所的蔗糖出现在市面上……抵当所才会进行扑买!”

  吕公著皱起眉头,问道:“为何?”

  “因为……”韩绛正色道:“官家希望,扑买抵当所的众人,能够在都堂的指挥与安排下,定点释放其所聚拢的财富!”

  “不能叫他们,拿着钱去放贷给百姓、穷苦人家!”

  “要叫他们拿着钱,投入到工坊、场坊之中去!”

  “要叫这些钱,去雇人去制造各种器械,去生产各种商货……”

  “只有如此,抵当所方能造福百姓,造福国家,而非是成为国家的蠹虫与毒瘤!”

  “故此……”

  “晦叔责任重大!”

  “须得不时敲打彼辈,叫他们乖顺听话,也叫他们按照都堂的意志走!”

  吕公著听着,瞪大了眼睛:“这怎么可能?”

  扑买抵当所的,都是什么人?

  姓曹的、姓刘的、姓王的、姓杨的……

  而在这些人背后,还有着武臣们的身影。

  这些家伙,怎么可能乖乖听话?

  他们要是能听话,熙宁变法的时候,也就不至于闹出那么多的幺蛾子和事端来了。

  韩绛轻笑一声,道:“所以啊,这需要晦叔去敲打彼辈!”

  “匡正他们的行为,叫他们走正道。”

  “若有人误入歧途,晦叔当及时点醒。”

  “实在不行……太学的地方还是很大的,容得下足够多不听圣人之教,不敬国家法度的乱臣贼子!”

  吕公著听着,吁出一口气来。

  太学吗?
  驸马都尉郭献卿和前知吴安持这两个先例,开创了大宋,处置勋贵武臣的全新赛道。

  汝大逆不道,败坏纲常,目无法纪,不守圣人教诲,不尊君子之教!
  天子圣德,且令汝入太学,再受圣人教诲,饿汝体肤,劳汝筋骨,空汝本身,使汝动心忍性,曾益汝之所长!
  真真是宽宏大德。

  士大夫们只会点赞,而被送进去的人,还得磕头谢恩。

  就像郭献卿与吴安持。

  现在,他们两个,每个月初一十五,都得写一封谢表,呈递入宫,感恩戴德,叩谢天恩。

  同时,还须得仔细用圣人经义反省自己的过错。

  这关乎,朝廷对他们的评价。

  御史台的乌鸦们,现在最快乐的事情之一,就是每个月初一十五,对郭献卿和吴安持的谢表挑刺。

  于是,郭献卿的经义水平,在过去一年中突飞猛进。

  如今隐隐已被士大夫们规训成自己的形状了。

  便连吴安持,也已经老实了许多。

  就是……

  吕公著还是摇头:“太史公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抵当所扑买后的利太大了!”

  “便是太学,恐怕也未必震慑得住。”

  “若众人皆不遵,法不责众,如之奈何?”

  韩绛笑道:“这便是晦叔的责任啊!”

  “以德教教化,引导彼辈,走上正途!”

  吕公著看着韩绛,满眼疑惑。

  德教?

  这种事情也就骗骗小孩子了。

  韩绛意味深长的道:“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于利!”

  “抓住彼辈的诉求,自可导其向善!”

  说着,韩绛从怀中取出一本小册子,递给吕公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