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要离刺荆轲

第783章 张敦礼是真的怕了(第2页)

  直念了好几回的阿弥陀佛。

  张敦礼做的事情,太出格了!

  他的放肆,他的狂妄,他的大胆,都已超出了向太后的承受范围与底线。

  作为一个士大夫家出身的皇后。

  向太后可太清楚——嗟,来捡!和张敦礼的跋扈,对士人心理造成的冲击。

  现在,怕是谁都保不住张敦礼的密州观察使头衔了。

  搞不好,还得被编管到地方上!
  但……

  这是他自作自受!
  向太后双手合十,叹道:“昨日因,今日果,谁都怪不得!”

  她现在对佛家的因果报应之说,是越发的相信了。

  因为,在向太后看来,她能有六哥这样孝顺的孩子。

  完全是因为她持之以恒的吃斋念佛,感动了佛祖的缘故。

  故此,张敦礼的行为,在她看来,得到任何报应都是应该的。

  ……

  都堂上。

  吕公著靠在座椅上,闭着眼睛,脸上阴晴不定,心中一个个念头都在跳动。

  朱光庭的弹章,现在整个都堂都已经看过了。

  吕公著也召集了执政们,议了一遍。

  大家都有些绷不住。

  实在,张敦礼的行为,太过拟人,以至于吕公著在第一时间,都以为朱光庭是在捕风捉影,乃至于诬陷张敦礼——正常人,做得出张敦礼的行为吗?
  不能!

  你欠钱,官家体恤你,都赐下了丰厚的财帛,让你去还钱了。

  你不还,自己吞掉天子赏赐就算了。

  干嘛跑去羞辱、威胁乃至于恫吓苦主呢?
  然而,在都堂派人去御史台,询问之后。

  得!
  朱光庭手中,有着人证、物证!
  那个叫王敬的苦主,现在人就在御史台里。

  于是,所有人都震惊了!

  见过作死的外戚,但这么作死的外戚,他们还是第一次遇到。

  倒不是张敦礼的跋扈、嚣张,让宰执们震惊。

  大宋朝比张敦礼跋扈、嚣张的外戚、勋贵,宰执们见多了。

  宰执们震惊的是——张敦礼对皇权的挑衅!

  前脚宫中赐下财帛,张敦礼后脚就登上苦主的门,耀武扬威,跋扈!

  这般作死的外戚,就真的很罕见。

  至少,在大宋朝应该还是第一个被公开证实的。

  于是都堂内的官吏,一早上都在叽叽喳喳,交头接耳的议论着。

  就连吕公著身边的人,也都在谈论着张敦礼。

  便是那些勋贵子弟出身的西府官,也对张敦礼的行为,非常不满。

  杀人不过头点地!    张敦礼既要又要,实在是让这些勋贵子弟尴尬。

  “相公……”王棣出现在吕公著身边。

  “促仪啊……”吕公著睁开眼睛,柔声问道:“有事?”

  王棣小心翼翼的低声禀报:“相公,下官在都堂,听到了一些人的议论……”

  “嗯?”吕公著看向王棣:“怎么了?”

  都堂上官吏,来来往往有数百人之多。

  这些人没事干,就喜欢私下里议论。

  吕公著曾经严肃过纪律,禁止都堂官吏,非议国事。

  为此,他还狠狠的罚过!

  但,这风气却不是一时半会可以扭转的。

  私下里,这爱嚼舌头根的风气,依旧存在。

  只是比过去,要隐秘些,也不敢再当着众人的面八卦了。

  王棣低声道:“下官听人说起驸马的事情……”

  “有人说,京畿已有月余没有下雨了……”

  “这恐怕和驸马脱不开干系!”

  吕公著的神情顿时僵住了。

  虽然说,他本人是不信天人感应这一套的。

  这都堂的宰执,也基本没人信。

  可,天人感应,依然是儒家的核心主张之一。

  也依旧是士大夫们,用来钳制皇权的利器。

  而天人感应的核心主张,就是假若发生了天灾,皇帝应该赶快自查自纠。

  看看自己有没有做错什么事情,惹怒了老天爷?
  同时也要看看,这天下是否存在什么特别大的冤案?
  或者,朝中是不是有小人?

  乃至于后宫中,是否存在着什么可能危害社稷的妖妃、女主?
  总之,这是一套百搭的打法。

  而自三月初以来,京畿地区久旱不雨。

  于是,宰执们,纷纷上表乞去。

  太师文彦博,更是亲自带头,乞以久旱不雨,辞去太师、平章军国重事的职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