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要离刺荆轲

第753章 章惇要守制了(第3页)

  彼时,他的顶头上司是——都水监候叔献!
  而当时,他和候叔献搭班子,一起负责——汴水淤田法的工程建设与落实。

  这个项目,完全重塑了开封府的农业生态。

  开凿陂湖三十六,引支渠数十条,新修堤坝百里,引汴河水冲刷、灌溉盐碱地超过两万顷。

  甚至让开封府,第一次出现了水田,于是北方的开封府诸县,有了水稻。

  在候叔献已死的今天,杨汲就成为了收获所有感激的人。

  这就是杨汲,再怎么被人攻讦,却始终能屹立不倒的缘故。

  他在开封府,不说是万家生佛。

  起码也是‘民皆称颂、感恩。’

  所有对杨汲的攻击和非议,在那引汴河淤田,再引樊河冲刷,洗去泥沙中的盐碱,将盐碱地变成了上田甚至水田的庞大工程面前,都显得那么单薄!
  对那些民间无知的愚民来说。

  他们才不管,杨汲贪没贪,杨汲养了多少个小妾,私生活多么多么堕落。

  他们只知道,过去,他们吃不饱肚子。

  但在候都水与杨水丞来了以后,他们能够吃饱了。

  这就够了!

  只能说,愚民,不识大义,鼠目寸光,也就这么点格局了!
  “恩相……”李常道:“潞州距离汴京,快马不过三日路程……”

  “如今,恐怕宫中敕书,将抵潞州……”

  “那崔平叔没几日,就可能奉诏回京了……”

  吕公著点点头:“敕书是丁亥日降下,最快,可在已丑日抵潞州……”

  “要改变圣意,也就这几日时间了……”

  等崔台符进了京,到了刑部就任,那就生米煮成熟饭了。

  一切都不可更改!

  “那……”李常问道:“恩相,打算如何作为?”

  吕公著吁出一口气:“且先看看吧!”

  “老夫,已经尽了身为宰相的义务。”

  “接下来,就该是元老,尤其是太师,为社稷尽忠了!”

  “然后,还有都堂那几位相公!”

  “若老夫没有记错的话,当初,写迁崔台符于外诏书的人,就是邓温伯!”

  那时,学士院里就一个邓润甫。

  新的翰林学士曾布,刚刚结束守孝,还没有来得及上任。

  而吕公著记得,当时,写给崔台符的敕书文字,邓润甫用词可不好!
  现在,崔台符要回京。

  邓润甫还能坐得住?

  ……

  第二天,元祐二年四月庚寅(初九)。

  早上,赵煦正睡得香甜时。

  他听到了一阵低声的呼唤:“大家……大家……”

  赵煦睁开眼睛,看到了冯景的身影。

  而在帷幕外,还有着郭忠孝的身影。

  赵煦顿时知道,可能是出了急事。

  于是问道:“发生了何事?”

  帷幕外的郭忠孝,顿时跪下来奏道:“陛下……”

  “方才苏州有急脚马递入京,将苏州走马承受公事马幽之实封状,送抵通见司……”

  “臣不敢拖延,既来见陛下,呈奏以闻!”

  赵煦立刻坐起身来:“苏州?走马承受马幽的实封状吗?”

  他叹息一声,已经能猜到了一些,便道:“且拿来与朕看……”

  “诺!”郭忠孝再拜,将一封用火漆封的严严实实的实封状,呈递在手上。

  冯景走出去,接过那实封状,呈递到赵煦手中。

  赵煦接过来一看,就叹息一声:“唉……”

  “不意国家今日竟失了一位长者!”

  然后,他就将冯景唤到面前,说道:“冯景啊,汝亲自替朕走一趟章相公的府邸,慰问、告慰相公家人,顺便代朕表达哀思!”

  “再让学士院制词,依故事追赠相公之父官爵!”

  郭忠孝送来的,是来自苏州的讣告。

  根据苏州走马承受公事马幽报告:致仕、银青光禄大夫章俞于元祐二年三月庚辰(28))于苏州章惇兄弟为他购置的宅邸内与世长辞,享年八十九岁。

  章俞的离世,意味着章惇需要立刻卸下在广西的差遣,回乡守制服丧。

  这士大夫的义务与责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