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九章 王棣入京(第3页)
更在三天前的十二月乙酉朔(初一),命学士院制词,同日降诏推恩他和文彦博。
皆免入朝拜礼,皆以耆老相称。
最关键的,还是诏书内容,他韩绛与文彦博除了称呼不同,其他一切相同。
真真是叫他快意不已!
文彦博?文太师?
老夫致仕后,地位也与汝同!
可以预见,平章军国重事,将不再为文彦博所独有!
韩绛自是难免得意。
这不,趁着汴京连日下雪他就在家里面,召集着亲朋好友,开始炫耀起来。
「来来来……」
「诸位都来尝一尝,老夫煮的茶汤……」
「这可是蔡持正,从福建捎来的,虽比不得御茶,却也是市面上难见的好茶!」
说着,韩绛命下人,将一杯杯舀好的茶汤,送到宾客们面前。
众人纷纷起身,拜谢着韩绛。
人人都知,这位宰相虽将要致仕,但不会就此消失。
相反,他还将继续活跃在汴京城,并与文彦博一样,成为官家控制朝堂的关键。
那个执政不听话,就是老宰相出来训斥的时候!
自然,这位老宰相也将如文彦博一般,成为游历在两府之外,但能影响两府决策的元老重臣!
而韩绛透露的消息,更是让这些人的心脏扑通扑通的跳个不停。
蔡确送的茶叶?
意思是蔡确走通了韩绛的关系?
等其落福建路观察使的差遣后,就要回京?
这么说来新的宰相是蔡确?
韩绛只呵呵笑着,就要端着茶盏坐下来。
忽地,韩绛的孙子韩宗道,蹑手蹑脚,走到他身边,耳语了两句,并将一封拜帖,送到了韩绛的手中。
韩绛听完,再看拜帖,脸色就变了。
因为拜帖上,有着一个标志性的花押。
而,韩绛绝不会认错这个花押!
淡墨疾书,写意自然,有魏晋之风,同时颜(颜真卿)、杨(杨凝式)的痕迹,也在其中,偏又能一眼看出,已在颜、杨之外,走出一条新路。
当今天下,除了那位故人外,没有人能写出这样的书法来。
就算是临摹,也没人能临摹出其书法的味道。
这是无法模仿的!
「来人何在?」他问着。
「回大人,正在府外!」
韩绛看向宾客们,拱手道:「诸公老夫有事暂离片刻,诸公且慢用……」
说完,他就将那御赐的几杖,丢到一边,带着韩宗道走了出去。
「来人年纪几许?」出了门,到了旁边的一间静室,韩绛就问道。
「回禀大人,来人约莫十七八岁的模样……」
「他自称什么?」
「故人之孙,晚辈末学后进……」韩宗道规规矩矩的答道。
韩绛听着,露出笑容来。
他已知道是谁来了!
「快去将他请入府中,叫瑜儿去招待。」
「老夫将客人送走,就去见他!」
韩宗道楞了一下,问道:「大人,这位客人是?」
韩绛道:「除了江宁的王介甫外,天下谁能写这一笔书法?」
王安石的真迹,就和他人一样,极具辨识度。
而他当年是王安石的传法沙门,两人表演一次互相推荐对方接任自己为宰相,自然不可能认错。
韩宗道惊讶起来:「这么说来,来的是……」
「嗯!」韩绛道:「必是王介甫的嗣孙王棣了!」
「王棣?」韩宗道惊道:「王司空怎舍得让他入京?」
「还不是吕晦叔搞的鬼!」韩绛撇撇嘴道:「硬生生的把人家从广西调回京城,非要塞到自己身边。」
「我看呐……吕晦叔搞不好还想招其为东床快婿。」
但是……
「老夫也还是有几个孙女,未许人家的!」
若能嫁孙女与王安石的嗣孙。
那他韩绛和王安石的友谊,也算是有个结果了。
当然,韩绛不会承认,是因为他看出来了,当朝官家其实对王安石非常看重!
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