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要离刺荆轲

第775章 躁动的御史(第2页)

  吕陶是很清楚,现在的御史台内部是多卷的。

  无论新党、旧党,都在争相的表忠心,都希望天子能像关注朱光庭一样关注自己,乃至于追赠父祖三代。

  所以,一个个卷的飞起。

  吕陶很担心,现在盯着驸马的人,不止他一个。

  若是如此的话,他要是不弹劾,被人抢了先。

  这到手的功劳和圣眷,岂不是要飞了?

  不行!

  吕陶想到这里,就对那官吏道:“汝且在此继续盯着!”

  “吾回一趟御史台……”

  “诺!”那官吏拱手应命。

  吕陶拍拍后者的肩膀,勉励道:“汝自努力,本官将来表功,必有汝的份!”

  “说不定,皇恩浩荡,能特旨许汝出官呢!”

  这官吏顿时兴奋起来:“请察院放心,小人定会努力的!”

  这御史台现在可不仅仅乌鸦们在卷,他们这些乌鸦的打手也在卷。

  无他!

  朝廷给的太多了!
  从元丰八年至今,御史台里的胥吏,得到出官的员额,就已有十人!
  而在过去,一年都未必有一个!
  在大宋这样的官本位社会里,哪怕再小的官,即使是不入流品的小官,也是有无数人趋之若虞,削尖了脑袋,做梦都想要拿到的。

  ……

  吕陶出了永宁坊,就骑上马,直奔御史台。

  走到半路的时候,他迎头撞见了一个熟人。

  “元均公!”对方也早早的发现了吕陶,远远就拱手行礼。

  吕陶来到这人面前,下马后还礼问道:“芸叟怎在此地?”

  此人,正是吕陶的好友张舜民。

  他和吕陶、苏轼兄弟还有鲜于侁等人,都是一个团体的。

  这个团体一度在朝中,自成一派,而且声量很大。

  因为基本都是蜀地士人,所以被人污蔑为蜀党。

  不过,现在的蜀党,在经过鲜于侁一案的打击,已经分崩离析。

  这从吕陶现在开始和朱光庭走近就能看出来。

  朱光庭可是程颢、程颐的学生!

  而程颐和二苏之间的关系,如今不能说是貌合神离,至少也是相看两厌。

  特别是程颐的学生们!
  他们对苏轼兄弟的感观,因为苏轼在司马光丧仪上对程颐大嘴巴开嘲讽的缘故,已经差到无以复加,发誓一定要给老师报仇。

  两个派系之间,一度斗的很厉害。

  不过,随着鲜于侁、上官均被罢,苏辙出知,双方的关系,开始缓和。

  吕陶也是因此,才能和朱光庭走到一起。

  但张舜民却依然仇视着程颐。

  甚至认为鲜于侁一案,是程颐搞的鬼!  
  在这种情况下,他自然慢慢的疏远的了吕陶。

  所以,今日在此遇到张舜民,而且,看上去是张舜民专门来等自己的,吕陶非常开心。

  张舜民见了吕陶,却是道:“元均公,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还请移步酒肆……”

  “也好!”吕陶高兴的说道:“久未与芸叟把酒呢!”

  两人便就近找了个食肆。

  而在如今的汴京城里,开的最多、装修最好的,莫过于孙家烧肉店。

  吕陶与张舜民进的就是一家开在附近的孙家烧肉店。

  进了店铺,与店家招呼一声,要个雅间,张舜民点了几个招牌的烧肉,要了些茶水,并嘱咐店家不要打扰他们。

  进了那雅间,关上门,两人分宾主坐下来。

  张舜民就对吕陶道:“元均公,我方接到了吏部的官告,已是定下了六月出知熙州,任为同知熙州!”

  吕陶闻言,喜道:“这是好事啊!”

  “知州游景叔,通判包君航,皆君子也!芸叟与君子同事一州,将来定是佳话!”

  “是啊!”张舜民道:“这确实是好事!”

  他这次其实是被贬了。

  他被贬是因为他和苏轼一样,管不住自己的嘴巴。

  三月份的时候,他上章弹劾太师文彦博操弄权术,任用私人。

  证据是文彦博向朝廷举荐的几个人,都和他有旧。

  然后,就被铁拳了。

  文彦博都还没有说什么,都堂宰执就已经跳了起来,将他的弹劾逐一驳斥。

  特别是吕公著,直接要求,贬黜张舜民。

  不然,他就要辞相!

  道理是很简单的——去年,吕陶等人以文彦博,年老、多病,乞尊礼为帝师,勿以朝政、国家事烦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