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要离刺荆轲

第513章 城管祖师爷(2)

 第513章 城管祖师爷(2)

 隔日,丙子(20)。

 福建闽清县县令徐寿改宣义郎,以寿在闽清,善抚百姓,能安商贾故。

 这是从选人,直接跳进了京官。

 而且跳了三级,直接就是从八品的宣义郎。

 自然,这只能是蔡确保举的结果。

 龙图阁直学士、通议大夫、知应天府王益柔卒。

 殿前司马步军都承旨上书言:奉圣旨,拍试陕西、河东等路集教保甲并营田弓箭手都教头等马步射事艺,今已拣选得马步射等俱佳者一十八人,乞依故事,许入京并至君前呈试。

 诏:从之。

 这是向太后争取来的。

 六月丁酉(十一)。

 庆寿宫那边,一直找着各种借口,拖延着这个事情。

 也就汴京武学里,能有些系统性的军事理论教育。

 很多不入品,但已经展现出一定特长,有着名将胚子的武将,都可能在其改小使臣之前,就有机会,被引荐到御前,得到皇帝的亲自接见。

 而且,相较于文臣,在武臣方面,大宋皇帝的遴选更加细致。

 日子也选好了。

 每有呈试,无论皇帝多么忙,都必然亲临,亲试。

 在大宋,皇帝之所以能在士大夫话语权空前高涨的现在,依旧可以圣心独断。

 “官家,驾部员外郎臣种民,已至内东门下,乞陛见。”

 好多东西,都是实战里不可能使用的。

 都有机会,通过战争、校阅等途径,被有司选中,从而来到汴京,到御前展示技艺。

 赵煦点点头,随口道:“带他至紫宸殿,朕随后便来。”

 所以,勉勉强强,捏着鼻子也只能认了。

 小使臣改大使臣,大使臣拜遥郡,遥郡转横行,横行拜正任。

 文臣选人改京官,京官转朝官,朝官升待制,待制拜宰执。

 以选中人才,从基层开始培养。

 就这,还是多亏了已故的宰相曾公亮——这位宰相,曾在仁庙时期主持编修了《武经总要》,并在其担任宰相时,将其作为武学的必读书目。

 一旦表现的好,入了皇帝之眼,那就从此可以火箭式提拔了。

 于是,借着殿前司的上书,这个事情被敲定了下来。

 届时,河东、陕西等路,选拔出来的十八名步射骑术都精湛的低级武臣,将在赵煦面前,表演步战、射术、骑术。

 但现在,就连武举比的也是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