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要离刺荆轲

第五百一十章 贾种民:汴京城能自己长金子了!(新春快乐)(第3页)

 贾昌朝、贾昌衡兄弟传下来的毛病。

 整个家族,都很想进步!

 奈何,祖先留下的坑太大,名声太差。

 所以,尽管贾家分别押注新旧两党,但在新旧两党里都不受待见。

 两边每次打起来,总有一个贾家人受伤,沦为炮灰。

 十多年下来,曾经鼎盛的贾家,现在在汴京官场上就剩下贾种民这一根独苗了。

 就这,还是因为贾种民运气好,加上跟对了人——贾种民,一直是和章惇混的。

 而章惇很讲义气,多次出手,保住了他。

 可现在,章惇已经南下,短时间大概无法回朝。

 贾种民这根贾家的独苗,眼看着就可能被人围攻,随时可能被贬出京。

 自然全家都很关心这次面圣的结果。

 所以,在贾种民的院子里,现在不仅仅是他的妻儿都来了。

 就连其他在京的族人都来关心了。

 不关心不行——贾种民再被贬,那么,这些人也在汴京留不了,都得回老家读书,去卷同乡了。

 老家真定的科举,虽然不如江西、福建那么卷。

 但也不是好考的。

 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不像开封府,直接给人架了一座可以通行马车的石桥!

 贾种民抬起头,猛然看到自己面前围起来的那些人。

 他这才终于找回自己的魂魄,皱起眉头:“都围在这里作甚?”

 “还不快回去读书!”

 被他这么一说,那些族人后辈,才悻悻的拱手告罪。

 打发走这些闲散人等,贾种民看着自己妻儿关切的神色,这才正色道:“当今官家重英才,知人善用……”

 “吾蒙官家亲拔,用为驱策之臣,使为前驱之吏,已是感恩戴德!”

 妻儿大喜!

 这是升官了啊!

 贾种民紧紧捂着自己胸口的小册子,长长的吁出一口气,骄傲的道:“吾蒙官家信重,已用为提举汴京内外厢道路公事录事街道,兼任提举街道司!”

 妻子顿时欢天喜地,儿女们也都欢呼起来。

 “且住!”贾种民赶紧提醒他们:“自当低调,低调,不可生事!”

 “诏书还未下来呢!!”

 还有都堂宰执、中书舍人、给事中这三关要过!

 虽然,都堂宰执、中书舍人、给事中,都不太可能在现在这样的局势下,驳回天子亲自做的人事安排——何况,还是天子亲领的开封府事务。

 但万一呢?

 贾家的名声本来就很差,他贾种民更是好不到哪里去。

 现在就庆贺,万一被人盯上怎么办?

 还是得低调!

 “诺!”妻儿们立刻收敛起来,他们也晓得轻重。

 当天晚上,贾种民把自己一个人关在书房里,仔细的一个字一个字的看着、品味着那本御赐册子上的内容。

 他越看越兴奋,也越看越敢动。

 他甚至生出了一种:吾遇官家,有如诸葛武侯之遇昭烈!

 为什么?

 这上面的东西,都写到他心坎里去了。

 而且,好多东西,就如同太阳一样,照耀着他的内心,让他顿生出一种:这也可以的念头。

 偏生,贾种民知道,这是可行的。

 而且,因为指挥他办事的是天子。

 所以……

 都可以做也都可以办!

 不需要怕阻力,也无须担心有人使坏!

 吾奉皇命,百无禁忌!

 即使有宵小阻拦,也可以践踏之!碾压之!

 何况,册子上给他暗示了。

 汴京外戚、勋臣,都会配合他的工作。

 高家、向家、杨家、刘家、王家、郭家以及殿帅、管军们家里都会大开方便之门。

 这些外戚贵族顶级武臣,都支持了。

 剩下的人,就只是阿猫阿狗。

 谁阻拦,谁就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

 “都是政绩啊!”贾种民,只恨不得明天就走马上任,让汴京人看看他的厉害!

 “官家真能点石成金?”贾种民看完自己的小册子,将之收起来,贴身藏到胸口,打算以后日夜不让其离身了。

 这可是进步的神书!

 只要依着指挥行事,政绩不是问题!

 所以……

 “广西难道还能自己长金子?”

 仔细想想,贾种民感觉很有可能。

 因为官家给他的那些指挥,就很有几分

,能让汴京城自己长金子,然后别人还得谢谢朝廷的样子。

 所以,现在贾种民很好奇。

 广西那穷山僻壤,山路十八弯的地方,到底是怎么自己长金子的?

 “章相公回朝,吾得去问问才是……”

 真要是广西能长出金子来,那他就得安排安排,准备准备,运作几个族人过去趁着天下人还没有发觉,提前抢占萝卜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