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圣天子(1)(第2页)
他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会主动拿着‘不与民争利’的圣人教诲,来给自己粉饰的人。
这很好!
于是,他带头坐了回去,看到曹佾坐下,向宗良、高公绘紧随其后。
赵煦呵呵笑着,说道:“两位舅父太拘束了……先起来坐下说话吧。”
“所以,我就想着,用堤岸司的例子,将抵当所在汴京的东南西北四所,尽皆扑买与百姓,任百姓自营。”
三人咽了咽口水,将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但规矩和尺度,却都拿的死死的。
便只听着,小官家稚嫩的声音,说道:“我查了查,崇文苑里的案牍,也调阅了一些开封府的卷宗……”
年轻的太学生们,相聚在一起,兴奋的谈论着、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说着,他看向向宗良、高公绘,问道:“宗良舅父
、公绘舅父,我说的对不对?”
年轻的学生们,互相奔走。
而曹家名下的其他产业,也得到了好多,来自开封府、六部有司的订单。
若质库受到冲击,面临竞争。
但……
那他们的好日子,恐怕也就到头了。
想统领别人,首先就得能决定别人的升迁荣辱。
权力这玩意,就是这样的。
三人坐下来,都说道:“官家厚恩臣等铭记在心。”
不过,在大宋,几乎所有人都一致同意——天子不可与民争利!
您都富有四海了,何必和我们这些苦哈哈一起抢食?
但很可惜,哪怕是以宽厚著称的仁庙,也从来不听大家的。
向宗良和高公绘听着,心里面美滋滋的,感觉身子都轻了好几分。
赵煦微笑着,搀扶着这位老大人,坐到座椅上,道:“舅祖言重了……”
“三位国亲,皆我长辈,不必多礼……”
就算子孙不孝,败家严重,只要不造反、谋逆,不去赌博,纯粹吃喝玩乐,恐怕也得败上两三代人才能败光。
至少现在没有!
搞不好,将来真的得青灯古佛,连肉都没得吃了!
而汴京城的士大夫、外戚、勋臣们却是两眼放光。
学生们,总是热血的、冲动的、有着浓烈理想主义的。
听到这里的时候,无论是曹佾,还是向宗良、高公纪的脑子都已经嗡嗡嗡的响起来了。
他们中的很多人,是真的相信,并且愿意践行儒家的理想的。
一零四.二三三.二四三.一八四
尤其是曹佾!
他想起自己那几个不成器的儿孙。
“但我对外戚、勋臣们并不太熟。”
“然而,祖宗法度不可废,君臣之别不可乱……”
徐国公张耆的家族,就是这么完蛋的。
却也没有否认,这两个国亲的话。
连真庙御赐的宅邸,都被收回。
尽管,这个质库被大和尚们的质库打的满头包,根本没有作为。
宫中的事情,几乎瞒不住人。
他们如何不知道,抵当所是干什么的?
“于是发现啊,太府寺的抵当所,自太祖以来,无所建树,人浮于事,每年公帑开支两三万贯,却无一所得。”
皇室一旦退出的地方,就不会再去染指。
赵煦也不在乎,接着道:“至于这第二件事情。”
既不会给别人幻想的机会,同时也能让人舒舒服服。
剩下的,那可全是纯利。
不然,空有名头,却没有力量。
这才起身,走上前去,亲自将三位国亲扶起来。
“太宗皇帝当年于开封府府衙之前,勒石铭文,告诫天下: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我虽然年少,听了以后也是感佩不已,愿意效仿文帝之政!”
曹佾微微吁出一口气,持着朝笏,拜道:“官家仁圣,恩泽天下,泽被苍生,老臣为天下贺!”
但现在,若能有一个质库在手……
赵煦父皇在的时候,每年的同天节,都是曹佾在负责这个事情。
曹佾想起了大相国寺、打瓦寺还有太平兴国寺的质库日进斗金的盛况。
这不是圣天子,谁是圣天子?
交完商税,剩下的就都是自家的,可以光明正大,堂堂正正的拿回去花,而不必和过去一样,要提心吊胆,生怕被乌鸦们抓住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