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要离刺荆轲

第549章 圣天子(2)

 第549章 圣天子(2)

 七月流火。

 哪怕是早上,汴京开始变得闷热。

 所以,文彦博早早的就搬到了城外琼林苑旁的山庄消暑。

 这个山庄乃是治平元年,英庙改元后,为了酬谢嘉佑宰执们扶保之功,集体御赐的。

 如今,还活着的庆历君子,就剩下他和张方平了。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请您用浏览器来访问!

 可惜的是,当年一起定策立储的同僚们,如今都已经去世。

 文宗道还想再说点什么,却被老父亲直接喝止:“不必再说了!”

 眼睛在富弼签押留下的文字来回扫着。

 “父不贤,母无德,何以母仪天下?”

 他的心里立刻浮现起了这个寄禄官的职阶。

 这个事情,在元丰三年的时候,被人捅了出去。

 文彦博的一张老脸,都要皱成麻花了。

 在大宋,天子的元后的选择是有严苛条件的。

 “上个月靖安坊的汴京学府售卖一事,就是他在主持,因此被赐银鱼袋。”

 对宰执大臣的尊重,那位官家在细节上,真的做的无可挑剔。

 清澈冰凉的河水,浸润着庄园草木。

 父母的德行、品格、言行,也是重要参考依据。

 “他得了特旨,可以借绯赐鱼袋?”

 “那是何人?”文彦博将文贻庆叫到自己面前问道。

 百花繁盛,树荫成林。

 相反,行人、牲畜、车辆,各行其道。

 承议郎从七品文臣朝官寄禄官。

 但,却很出奇的没有混乱。

 大宋之制,文臣之中的一些翘楚,是可以通过特旨,提前获赐穿戴那些超出他们身份地位的服章的。

 尤其是庄园内开凿的水渠,用着竹木相连,日夜都有着流水哗哗,以及水流滴答之音。

 文宗道?

 连躺赢恐怕都很难做到。

 章惇在京城的时候,可没有见到过,天子提拔重要章惇的人。

 当时文彦博得知后,没少笑话过富弼。

 同时也说明,他压根不在乎什么士林舆论和外人评价。

 这从他不时的看向汴京大内的方向就可以知道。

 这是待制级的配置啊。

 文宗道瑟瑟发抖的趴着。

 这字是韩琦的真迹。

 所以,这又可以满足老臣们青史留名的心思。

 文彦博漫步其中,却没有多少闲情雅致,观赏这园林景色。

 但现在,天下州郡选人,统一穿上了只有京朝官才能穿的绿袍公服——这是集体僭越。

 文彦博就准时乘着肩舆,在一队神卫军的将校的护卫下,从自己的避暑山庄出发,踏上回城的路。

 于是,文彦博回头看着韩琦的字帖。

 乃是元丰新制的第十七阶,相当于过去的左右正言、太常博士、国子监博士,离着待制级还差了十万八千里呢!

 文彦博眯起眼睛,他知道,李士良在新党里是跟着谁混的?

 章惇章子厚——李士良被用为都水监,就是章惇奏举的。

 ……

 “大人!”很快,门口就传来了他的小儿子文宗道的声音。

 反倒是微风一吹,带起丝丝凉意,令人身心俱轻。

 贾昌朝,那是他在嘉佑时代的政敌。

 “乃其族孙。”文贻庆回答。

 但到了晚年,却亲笔写了一张字条,送给了在京城的一个故旧,请对方关照一下自己的儿子,同时请对方阅后即焚。

 再这样下去,怕是十三娘也要被其牵连!

 怎么办?!

 文贻庆却是看着老父亲出神的样子,问道:“大人在想什么?”

 等文彦博醒来的时候,他已经看到了景灵宫的殿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