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太母车与圣母梭(第3页)
当飞梭和纺纱机,被儒家的孝道妆点起来,被冠以天子献给当朝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寿礼的名义后。
便没有人可以阻止这两种机器的扩张和推广了。
谁敢质疑,当朝天子的孝心?
谁又能诋毁、污蔑,被冠以‘太母车’与‘圣母梭’的机器?
奇技淫巧?
放肆!
御史台的乌鸦们,会很高兴的将敢于这样非议、攻讦天子、两宫的乱臣贼子,送进大牢。
至于那等无知盲流,砸毁机器、烧毁作坊?
那更是造反的死罪!
人人皆可得而诛之!
而等士大夫们发现不太对劲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无法阻止。
时代的洪流将滚滚而来。
顺者昌,逆者亡!
……
遥远的熙河
路,狄道。
王大斧骑着马,带着手下的骑兵,巡弋在这条已经巡弋过无数次的道路上。
“却不知,俺弟大枪如今怎样了?”王大斧骑在马上,有些心不在焉。
因为他刚刚接到了汴京来的家书。
是他的妻子请人写的。
信上说,家里一切都好,向钤辖(向宗吉)家送去的钱,也都收到了。
还说大郎今年开蒙了,进的还是坊中有名的‘范先生私塾’。
妻子说,先生言家中大郎是个读书的料子,同时大郎也很喜欢读书,每次放学回来后,都在写字。
同时,妻子还告诉他今年上半年的时候,母亲得了病,好在及时去马行街的医馆请了郎中,开了药已经好了。
就是,没有提及他的弟弟大枪的下落。
这让王大斧很是忧心。
他现在只知道,他的弟弟大枪是在河北的工地上与郭贵分别的。
大枪似乎选择了南下,去了广西。
他也问过向钤辖了,向钤辖告诉他,已和高公事(高公绘)求了情,蒙公事恩典在上次派人回京的时候,捎了话给高家,请托了高家人去广西的时候,帮忙找一下他的弟弟。
不过,向钤辖告诉他,不要抱有太大希望。
因为广西那边,太远了,也太大了。
大抵是很难找到的。
王大斧知道,这是事实。
所以,他才会越发担忧。
“佛祖保佑,俺弟大枪在广西一切平安。”
“若俺弟能平安归来,俺一定到资圣寺中,供上香油……”王大斧只能默默的看向资圣寺方向祷告着。
王大斧心里面正想着,前方的狄道上,出现了一支队伍。
他骑在马上,远远的就看到了。
那是一支很庞大的队伍。
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是衣衫褴褛,面容枯槁。
王大斧看着,在心里叹了口气:“可怜呐!”
他知道,这又是一支从山里面跑过来,来到大宋境内乞活的羌人部落。
听说是,在那边遭了灾,今年夏天有差不多一个月没下雨。
偏生又遇到西贼横征暴敛,强令各部出粮,交不出粮食的就得交丁壮。
所以,好多部落都开始逃亡进入熙河。
若是过去,熙河这边其实是不欢迎生羌的。
便是来了,也是放在边境外面,随便给一点吃的就不管了。
这主要是害怕西贼细作,潜伏其中,里应外合。
同时也是因为,熙河这边不似陕西,本地产出很少,供应不起太多人。
但现在不一样了。
整个熙河地区,敞开了接受一切来‘归明’的‘义士’。
也不再甄别什么细作了。
来的都是客!
只要入境,就给他们发熙河官府的户籍,然后就有‘善人’出来,又是施粥,又是抚慰。
最后,就是牙行的人出面,和这些签订契书。
用极为低廉的工价,把这些人卖给了各地庄园。
但,这些可怜人却都是千恩万谢。
没办法,天灾人祸面前,能有一口饭吃,能有个地方住,能有人保护他们就已经不错了。
王大斧没有想太多,他骑着马,带着自己的人就上前去。
他的工作任务之一就是——寻找并发现,逃难的羌、党项部族,然后将他们带去在狄道上建立起来的寨城。
在那里‘善人’、‘义商’支起来的粥棚,从六月一直开到现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