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要离刺荆轲

第639章 伎术官的春天(2)(第2页)

 三等医学生,总计几近千人。

 更有医官数百人,坐诊于汴京诸熟药所,并定期选派医

官到福田院坐诊。

 此外,还有百余医官,依制度分往天下州郡为本州医学教授或随军军医。

 而他作为提举太医局,必将因此名彪青史。

 甚至可能成为与医圣、药王等神仙人物,相提并论的医学圣人。

 自是信心满满振奋不已。

 钱乙听着,咂舌不已。

 他看向那些正在排队问诊的英雄好汉们,感觉这些人身上,都环绕着神圣的光环。

 在他这样的医者眼中,这些好汉哪里是什么地痞无赖?

 分明是医学的恩人!

 他们高尚无私,舍己为人。

 为了医学昌盛,不顾自身安危,勇于斗狠,以身犯险!

 就是……

 钱乙在心里稍微算了笔帐,然后道:“官院,现在熟药所一个月能盈利数万贯了?”

 钱乙自知道,太医局的职责,在过去是培养、选派医官。

 熙宁九年后增加了熟药所,负责调配和剂、熟药,以市价平买与百姓,若遇疫病,熟药所还要承担起无偿对百姓发放基本药物的职能。

 于是熟药所,成为新法所设的诸司中,少数几个不受人攻仵,反而得到一致称赞的有司。

 只是,尽管熟药所成立后,还算赚钱(熙宁十年,熟药所成立一年后,盈利两万五千缗。元丰七年,熟药所成立八年后,盈利已达到十几万缗。)

 可是支出与负担,依然深重。

 太医局本身,依旧没有造血能力。

 无论是培养医官,还是研究药剂,都仰赖于户部拨款。

 而户部所拨钱帛是有限的。

 这就定死了太医局的规模。

 自熙宁十年后,太医局九斋方科,只各设教授一人,每个教授能带的医学生也有限。

 上等学生额定二十人,中等学生额定三十人,下等学生额定五十人,加起来刚好一百。

 只有有学生经考核合格,才能新补学生。

 就这,已经是巨大的进步——嘉佑时,太医局内只有二三十个学生。

 然而,现在陈易简却告诉他——现在的太医局,光是在医学生方面,就较之元丰膨胀了足足十倍,达到了一千人之多!

 就这一条,太医局每个月要支出的钱粮俸禄,怕是不知道多少!

 以钱乙所知,太医局三等学生,都是有钱可以拿的。

 上等学生每月二十贯,中等学生每月十贯,下等学生每月五贯。

 若按照原来三等学生2比3比5的比例分配。

 这一千个学生,每个月太医局就要给他们九千五百贯!

 再算上医学教授、斋教谕以及那几百个坐诊医官的俸禄、食钱、料钱、四季衣料钱等和太医局自身系统的维持费用,太医局每个月的支出,怕是要达到三万贯以上了。

 钱乙这辈子都没有见过这么多钱。

 一时,呼吸有些急促。

 陈易简呵呵笑着,看了一眼钱乙,道:“数万贯?呵呵!今之熟药所,月盈利在十万缗之上!”

 “熟药所如今不可仅仅卖伤药、熟药,给人诊脉、收取方剂药钱……”

 “熟药所中,更卖香药以及以香药为成剂的诸多宫中秘方!”

 “这汴京的奢遮人家,在这方面,可是很舍得花钱的!”

 “香药!”钱乙惊呼了一声。

 香药,是真正的奢侈品。

 而且,因为大多数香药,都是从海外方国而来。

 所以基本上被大宋朝廷垄断,能流入民间的少之又少。

 沉香、檀香、龙脑、樟脑、龙涎香……

 这些诸般香药,在市面上素来价格高企,其中的上等香药,更是有价无市。

 从来只有达官显贵之家,才能看到。

 故此,熏香在大宋是阶级的象征。

 你是什么阶级?

 一闻你身上的熏香味道就能知道。

 更不用说,许多传说中可以让男人欢喜,女人幸福的秘方,珍贵的香药都是必不可少的。

 于是,市面上的香药一直被追捧。

 那些奢遮的富商,常常会不惜代价,求购香药。

 而常常,他们哪怕再有钱,也难以买到那些珍贵的上等香药。

 结果,钱乙从陈易简嘴里得知了,熟药所在卖各种香药制品!

 陈易简看着钱乙惊讶的模样,道:“这正是天子仁圣所在。”

 “仲阳久在御前,就没有发现吗?”

 “官家寝殿之中,如今所燃香药,皆乃寻常之物……”

 “福宁殿内外所用香药,皆为官家送熟药所,制为成剂,发卖与人。”

 这就是陈易简钦佩那位少主的地方了。

 嘴上说俭朴,谁都会说。

 但将御用香药拿出来,交给熟药所,制成各种成剂,公开销售。

 所得钱帛则归翰林院分配,其中一半专款专用,专门用来支付太医局诸斋教授、教谕以及医官的俸禄。